首页 > 历史军事 > 刘备的日常

1.114 一州之地(3/5)

目录

与将信将疑的百官不同。深知历史走向的刘备心知肚明,此计可行。

唯一掣肘,便是刘备自己。那时,究竟该作何决选,便是难题。

“此策,如何施为?”刘备不动声色,平静发问。

“可分三步。”沮授已有万计较“其一,先分赋税,已安诸王之心。其二,贼乱之后,再遣文、武入诸国理政。其三,待天下变时,主公当自决。”

百官这才纷纷品出滋味。

冀州黄巾祸乱。六国民众纷纷逃入蓟国。蓟王令其‘赁宅租田’以自给。却把口赋、算赋,尽数划归其国君所食。如此雪中送炭,诸王岂能不感激涕零。待荡平黄巾,冀州必民生凋敝,吏治无存。尤其是大量底层少吏,皆死于兵祸。重拾国政所需大量官吏,便是朝廷亦有心无力。而蓟国吏治有目共睹。蓟王遣干吏入六国,重拾吏治,助诸王治国安民,便水到渠成。六国官吏皆来自蓟国,必忠于蓟王而非诸王。如此潜移默化,不出数年,冀州乃成蓟国之州。手握一州之地,待天下有变,刘备如何抉择。皆从容不迫,进退自如。

其中原因,更是简单至极。一言蔽之,在朝廷未“废史立牧”前,刘备便已凭借诸侯王身份,拥有七国一州之地。早五年,抢得先机。

中平五年(188年),太常刘焉建言“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 为牧伯,镇安方夏。”

“焉议得用。于是,出焉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宗正刘虞为幽州牧。”

五年时间,以现如今蒸蒸日上之蓟国,当势不可挡,大有作为。可趁诸侯立足未稳,民心未附,人才未至,粮草未足,兵马未精之时,摧枯拉朽,一战而胜。

沮授果是明珠暗投,为本初所累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我家女婿有点妖 都市少年兵王 九零空间福运妻 都市之第一太子爷 西游土地爷 我都说了我不修仙 亿万科技结晶系统 神明狩猎游戏 随身一个迷雾世界 狂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