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以我为主,套现(2/5)
萧白立马给魏小楼打了电话,让他们考虑考虑车用芯片制造的扩产问题。
“小楼,资金的问题你不用担心。我会和集团公司的主要股东协商,启动新一轮的增资扩股。”
萧白很清楚,现在的关键就是抢时间,投资扩产根本不需要考虑行业周期等因素,就是猛砸钱。
这和当年时代光电的发展路数是一致的。
“萧董,我们光是加大资本性投资力度还不够,还要大量的引进人才,要不然咱们技术人员都不够用了。”
不用考虑资金的问题,魏小楼对于扩大产能当然没意见。他打算在深城再上马一条12英寸晶圆生产线,这条线主要采用28n制程工艺,和以前的生产线高低搭配,能形成很好的效果。
还有就是今年的校招即将开启,原本公司已经做好了计划,看样子招聘名额又得大幅增加了。
同时还可以引进一些成熟的技术人员,这部分人员需要从社会上招聘,也就是在行业内招聘。
虽然时代ic制造业引进了一些岛上的技术精英,比如像梁劲松、孟孔亮都是属于这一类的。但时代ic制造的发展,必须要立足培养内地的人才。
在这一点上,萧白和魏小楼、魏建军的观点是一致的。
集团公司包括上市公司,经营管理的绝对主导权都在魏小楼、魏建军的手上,引进的少部分岛上人员都是从事技术工作,而且比较分散,压根不给他们拉帮结派的机会。
“嗯,趁着这一段时期的大规模扩产,咱们要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还是那句话,核心技术要靠自己,引进外来技术精英只是一个补充,不能作为公司发展的根本动力。”
萧白和魏小楼聊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才挂了机。
毫无疑问,他对于梁劲松和孟孔亮是信任的,要不然也不会对两人委以重任。
但对于其他从岛上招聘来的技术人员,管理上就比较严格了。反正我给你高薪,你做好本职工作就成。如果谁想搞小动作特别是在技术上搞“敝帚自珍”那一套,那么对不起,请你离开。
所以时代ic制造这么些年就一直是这个思路,引进的人才必须为我所用,而不是反客为主。
三天后。
萧白在总部园区会议室召开了决策委员会会议。
今天讨论的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时代科技集团增资时代ic制造集团公司。
萧白打算向时代ic制造(集团)公司增资1000亿港元,投资主体为香江盈盛投资有限公司。
“我没有意见......ic制造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仅靠着企业自我循环发展,明显太慢了,萧董愿意出钱,我是乐见其成的。”
这个议案基本上不会有什么人反对,ic制造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的行业。而当前的外部环境又是这样,只能靠投资拉动来获得企业的超常规发展。
因此,徐长青第一个就表了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