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山雨欲来,国产化替代之路(4/5)
范东林现在不缺资金,各种产品的订单增加却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从而使他敢于继续增加研发资金的投入。
这就形成了一个很有效的良性循环,一家企业只有在市场上赚到钱,才敢于积极的进行研发。技术的进步又能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这才是做企业最理想的状态。
新一代高端光刻机的研发工作陡然加速,但距离萧白的期望,还有相当的差距。
此时的魏建军,已经带领团队彻底拿下了28n制程节点,并经过试生产的验证,良品率等指标非常优秀。
“萧董,我这边准备扩大生产规模,从而进入28n制程量产阶段。但是,我们订购的多台28n光刻机,对方说要延迟一年交货。”
就当萧白还在为魏建军团队取得的优异成绩而高兴的时候,紧接着就接到了魏建军的电话,得知了这个坏消息。
“特么的!”
尽管有心理准备,但萧白这一瞬间的反应是直接爆了粗口。
被人家这么一卡脖子,28n制程的量产时间又要推后很久。按照乐观的估计,时代ic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在28n这个节点,进入量产的时间最起码要比台电晚一年。
如果未来再出现什么问题,量产时间甚至会晚一年半。
“老魏,你这边先稳住基本盘,尽量将40n\45n制程工艺优化到极致,此节点的ic各项性能大概可以做到什么程度?”
萧白平息了一下心中的怒火,继续问道。
“如果不考虑双重曝光技术,我们应用独有的特色工艺,利用现成的设备,可以将ic的性能做到无限接近于30n的水平。”
魏建军考虑了一下,也只有这么做才能稳住基本盘,不至于在28n这个节点,被竞争对手落下太多。
当然,也可以运用双重曝光技术,做到28n的水平。但在新一代光刻机没有彻底断供的情况下,生产成本实际上有些不合算。
真要是到了高端光刻设备彻底断供的那一天,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那就先这样,这一年的时间,你们积极开发n+1、n+2世代的制程工艺,并应用于量产。一年后,咱们再大量做28n芯片。”
萧白整理好心情,和魏建军继续探讨应对之策。
“也只好这样了!萧董,回头你还是要催一催范董那边,他那边的进度落后的有点多。”
魏建军其实也知道,有些事催也没用。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