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林楼能得奖么?(3/5)
李庆熙等人隐隐猜到了一些吴委员的想法,这是要把自己的衣钵传给林楼啊,心情难免激动起来,他们忍不住回想起第一次在学校里见到林楼的时候,那时候光看他的手绘作品就知道这孩子将来肯定有出息,但是没想到能出息成这样,这才多少年啊?就已经能继承吴委员的身份和地位了?
这里面最高兴的就数徐家平了,他再次为自己当初的英明决定而感到庆幸不已,要不是我主动找到林楼,那有现在这样的机会?等林楼将来成为科学院的学部委员,等他成了各大委员会的核心人物,我们这些嫡系人马也能鸡犬升天吧?
林楼肯定不能就这么轻易答应,于是又找了吴委员几回,甚至还托了其他人帮忙,但吴委员依旧坚持,甚至还说服了他们反过来劝说林楼,“小楼啊,老吴年纪确实大了,你总不能让他再受这么一回折腾吧?你们年轻人能干的事情,就不要再麻烦他了吧?”
就这么来来回回僵持了个把月,林楼终于顶不住了,只能答应下来,然后开始修改自己的PPT,在PPT的最前面,他用激情满满的文字描述了吴委员光辉的建筑与规划职业生涯,感谢了他为这本书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他希望那天在场的,来自世界各国的建筑师们,都能认识到吴委员的伟大之处,都能和他一些对吴委员产生敬佩之情。
而就在林楼和吴委员再三谦让的时候,那些提前翻译好的章节也传到了英国罗杰斯、法国贝罗、日本伊藤、意大利福尔萨斯等规划事务所手里。他们已经等不及全文翻译完毕了,认真地研究了这些章节,然后迅速撰写文章发表到了期刊杂志上。
随着这些内容的刊登,关于广义建筑学的讨论愈发热切起来,很多人都把这部著作里倡导的城市规划理念同《马丘比丘宪章》、《雅典宪章》,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理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赖特的广亩城市理论相提并论,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这些理论的不同。
然后用林楼给陆家嘴金融区所做的城市规划方案为例子,进行分析讨论,并拿来和美国曼哈顿、伦敦金融城、东京新宿、新加坡中心区、香江中环等世界著名金融中心区的规划设计进行比较,评价他们的优劣。
好多人都认为,如果能够完全按照林楼的规划方案进行建设,等陆家嘴金融区建成之后,起码在城市规划这块,陆家嘴已经胜过了其它几个主要金融区;至于建筑,那就更不是问题了,只要林楼愿意,他绝对能够拿出让世界惊叹的作品来。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