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第三代(2/5)
“1966年海港城第一期开幕后,1969年第二期马可波罗香江酒店商场开业,第三期海洋中心于1977年相继登场,三期工程结束海港城总面积达到了十七万平方米。”
“在1979年之前,香江只有海运大厦这么一个购物中心,而到了1979年之后,随着香江地铁正式通车,标志着香江进入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大都市行列,购物中心的发展开始步入崭新的时期。”
“地铁通车使香江的交通便利性有了革命性的提升,跨区交通时间大大缩短,过去上小时的路程可以缩短到不到半个小时,极大地扩大了市民的活动范围,并鼓励跨区购物消费,从而为购物中心的迅速发展了基础。”
“香江地铁通车才区区七年不到的时间,但私人兴建的商业地产总面积已经接近一百万平米,而且落成后的购物中心生意都非常好。”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太古城,太古城囊括了商业、居住、办公等多种功能,是一座标准的商业综合体,其中商业部分太古城中心商场拥有十万平米的面积,全部由太古集团持有,对外出租或者自营。”这种最有价值的资产,开发商一般是不会出售的。
“购买太古城住宅的中产阶层,和在周围写字楼里办公的商务人士为太古城中心商场了高质量的客源,这些客户的消费能力很强,保证了商场的正常运营,再加上通过地铁抵达的周边客户,刚一开业,太古城中心商场的生意便一直非常火爆。”
然后许文彪又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介绍了太古城中心商场的基本情况,最后再把话筒交还给林楼,由林楼来对今天的会议做总结。
“通过文彪的介绍,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首先,不管是海运大厦也好,太古城中心商场也罢,这些购物中心都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为主,属中档购物场所,同时在保持购物传统功能外,引入了娱乐、餐饮等复合功能,形成了休闲购物的消费理念,引发了香港商业的变革。”
“太古城又把地铁交通引入购物中心,为商场引来了充足的客流,这和欧美许多先发城市的商业中心规划是一致的!”
“这样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这些建筑功能单一,为建商业而建商业,客户进去都是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匆匆进出,显得很是忙碌,购物体验感并不是非常好!在购物中心数量相对稀少、市场竞争还不是很激烈的时期,这样的做法倒也没什么太大问题!”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