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指挥长(为盟主第一滴淚燙心加更4/18)(2/5)
1986年10月30日,隧洞全线贯通,工程质量优良,比合同计划提前了5个月。
相比之下,中方施工企业水电十四局承担的首部枢纽工程于1983年工程开工,工程进展迟缓。
世界银行特别咨询团于1984年4月和1985年5月两次来工地考察,都认为按期完成截流的计划难以实现。
用的是同样的工人,两者差距为何那么大?此时,中国的施工企业意识到,奇迹的产生源于好的机制,高效益来自科学的管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基本建设战线“投资大、工期长、见效慢”的弊端在这个工程中暴露无遗。
这次事件被称之为“鲁布革冲击”,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工程施工管理模式,项目部+项目经理+菲迪克(指咨询方)的模式渐渐推广开来,指挥长这一职位也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只有中铁、中交等少数大型建设单位依旧保留这一称号。
“兰书记? 公司老资格的指挥长这么多? 为什么选中我了呢?”李兰舟在惊喜之余,还有些疑惑? 香山饭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果论资排辈的话,肯定轮不上他当指挥长。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