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2/5)
总共分成了十三组的调查人员,前往不同的乡镇和自然村去了解情况,地方政府一下子都无法做出有效的反应,在这场猫抓老鼠的游戏中。谁将会占据主动权,就看各自的反应能力。
晋西省省政府大楼的省长办公室里,省长杨一军听着下面的人对调查组去向的汇报,挂断电话后就一直陷入沉默当中。
那些监视调查组一举一动乃至下面地市一级政府所自主做出的应对调查组的举动并非是他授意,确切的说也没人授意,这是一个自组成的利益集团,当大家共有的利益要遭受到外来的破坏时,这张在无形中存在的大网便默默的运转起来,制造重重阻碍,设置层层关卡,目的都是为了保护大家共有的利益不受破坏,都不需要有人去号施令,这张网在不需要的时候是一个松散的存在,谁也察觉不到,但一旦受到攻击。它所织成的如妹网一般密集的防护网能将人狠狠的粘在妹网上,寸步难东
杨一军微微叹了口气,他不愿意见到这种情况也改变不了这种情况。晋西省的官不好当,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要么当一个聋子省长,瞎子省长,什么都装作不知道,只做可以做的事,要么就得融入这张巨大的利益网当中,想要做出改变的。最后的结果都是灰溜溜的离舁,能全身而退的,除非是背后也有深厚的背景,否则结果也好不到哪去,因此很多人并不想到晋西来,不论是党委一把手,还是行政一把手,都是老大难的位置。
他在这几年,不也不知不觉的剪,成了其中的一员,本来想有所作为,但最后终究是在残酷的现实下选择了妥协,他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已经悄然的成了这张网中的一员,仿佛被同化的没有一丝丝痕迹一般。
“这一次怕是难以全身而退了。”杨一军微皱着眉头,调查组看似温和的到来,其实来势汹汹,今天已经开始露出了狰狞的爪牙,这些从中央下来的人,如果真要动真格,还真不是地方政府所能阻止,可以暗中制造各种障碍,但是公然的不配合。那是谁也不敢做出来。
“有乐家这样的庞然大物一日在晋省,晋省想要在吏治上取得卓有成效的改革,就一日不可能成功。乐家的势力几乎是渗透了每一全部门。每一级官员,试问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有谁能独善其身?要么无所作为,要么同流合污,要么碰的头破血流。”杨一民心中想着自己在晋省几年的感想,他来到晋省的第二年,就自己说出了这句话,他至今仍一直深信着这句话,乐家这个庞然大物不放弃现在的既得利益,退出晋省,晋省的改革就很难真正的取得成果。
“一军啊,现在有没有时间?到我办公室来一趟吧。”杨一军沉思的功夫,省委书记曾光明的电话已经打了过来。
杨一军整理了下自己的衣服,从容的走出办公室,这时候曾光明打电话过来是所为何事想都不用想。
“一军来了,坐,坐。”曾光明热情的站起来。亲自邀请杨一军到沙上坐下。
“曾书记,您太客气了,又不是第一次来,这样下去,我以后可都不敢到您办公室来了。”杨一军笑了笑,“曾书记您也坐吧。”
曾光明笑着点头,在杨一军侧面的沙上坐下,端了桌上的一杯的茶水,又要给杨一军递过来。
杨一军忙赶紧双手接过,每次到曾光明的办公室来,这位晋省的一把手总是让人感受到如沐春风的和善。但正是这样一位终日挂着笑容的书记始终成为他想改革的拦路虎。他想有所作为,最大的阻力无疑是来自这位省委书记,当然,杨一军心里其实也是清楚,即便是没有曾光明。他想在晋省有所作为也要做好头破血流的准备,乐家的庞大比曾先,明不知道可怕了多少倍,曾光明默认和纵容的态度都是助长乐家在晋省势力的催化剂。
杨一军有时候想,若是两人能同时保持一致的态度,下决心切割掉官商勾结的这条利益链,不知道形势是不是又会跟眼前不一样,党政一把手联合起来同时力,或许才能真正给乐家造成压力,但曾光明终究是乐家扶持起来,并且调任到晋省来,目的无非是为了保持和巩固乐家在晋省的既得利益,也正是因为有曾光明在晋省坐镇,乐家也才无所谓这省长的位置落到谁头上。
“一军啊,现在调查组已经开始行动,咱们省委省政府也不能在旁边光看戏,也要有所动作啊,那些包庇黑煤窑的官员,该查处的咱们也不能手软,不能让人咱们晋省省委省政府跟那些人是同流合污。”曾光明笑眯眯的瞥了杨一军。
“哦,曾书记的意思是?”杨一军大抵猜到了曾光明的用意。
“我的意思是咱们也得让老百姓。甚至是调查组,又或者是中央的领导看看我们的态度,对待包庇黑蝶窑的官员,咱们是绝不手软的。
“我赞成曾书记的意思,不狠厉的惩罚一批,是达不到震慑效果的。”杨一军点头附和,心里头有些嘲讽,这时候仍在玩这种避重就轻的把戏,即便是能糊弄得了民众,又能瞒得过高层的眼睛?
今天放到一批包庇黑煤窑的官员。明天有可能就继续成长一批,接着成为保护伞,关键还是要治本。曾光明的态度再次表明其并不想根治的想法,杨一军能理解其的做法,毕竟他靠的是乐家的支持,也只能这样做,就算是他,不也已经被同化成这条利益网中的一员,虽然他没参与什么,但他的不作为就是最大的罪过。
黄安国没有根调查组的人一块行动,他联系了郭华,接到黄安国电话的郭华火急火燎的赶到了元湖市。
“我想单独到元湖市下面的乡镇走一走“不社晋省生活了二十几年。对这里的情况应该也不会很陌心去走一趟,你的口音跟本的人交流起来也方便。”黄安国说出了目的,他找郭华来也并非是没有原因,昨天下去走访,他就现当地村民对他们这些操着外省口音的人保持着很高的警愕性,黄安国就想不通这是为什么,黑煤窑案子应该是让很多人都痛恨的事情,最近这段时间,可能有很多外来的媒体来跟踪报道这件事情,当地的群众见到外地人应该也是习以为常才对,为何会有这么高的警惧性?再说过来的人,就算是记者,都能对案子起到帮助作用,只要案子一直受到关注,也有助于给地方政府制造压力,民众应该也会拍手高兴才是,出现那样的态度实在是不同寻常,黄安国怀疑这些当地的群众可能是事先得到了警告,不能随便说什么,找郭华这个操着晋省口音的老同学过来,无疑是为了先消除当地群众的戒心。
“那没问题,晋省的每个地方我几乎都跑遍了,绝对是个晋省的老江湖了。”郭华听到黄安国所说,自信的拍了拍胸脯。
黄安国选择了元湖市下面一个偏远乡镇的自然村,郭华正好也开车过来。不用愁交通工具的问题。
“安国,今天早上省里的电视台可又播放重磅消息了,省长杨一军亲自出面言,再次表声明要严肃查处纵容包庇黑煤窑案的各级官员,不论什么职位什么级别,都要坚决拿下。”郭华说起了自己今天大清早看早间新闻得到的消息。“这一次的态度可比上次严厉了非常多,要说上次还让人看不出省里是不是真有动真格的想法,这次估计是真要查处一批了。”
“哦?”黄安国微微动容。
“看来还是你们这些中央下来的人起的作用大啊,省里的态度是一天一个大变化,让人看的烟花缭乱,跟唱戏似的,哈哈。”郭华无所顾忌的调侃着。
“不过以前唱戏的成分巨大,现在看来是真刀真枪的准备上了,是不是你们调查组给省里面施加了十分大的压力?”
“没有的事,我们的调查才刚开始,谈何施加压力。”黄安国摇了摇头,他心里面想的却是更多,晋省的省委高层怕是真的坐不住,想先拿一批人下手,占据主动权了。
“不管怎么说,我感觉跟你们下来有很大的关系,一开始案子刚曝光,也没见省里面有什么反应,直至事件影响越来越大,才有个省政府新闻言人出来解释情况。这明显是敷衍。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