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6)(1/5)
此时,围绕在南寨集这巴掌大的地方,已经集中了近4000鬼子,2000多伪军,这还不包括已经进山在五里牌建立进攻跳板的横山大队内田大队的2000多鬼子,不包括从安县过来的1000多伪军。根据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兵压境”。
看着源源不断走来的部队,铃木心中的那个鬼子都有的好大喜功的“魔鬼”再度膨胀起来,怎么说,这次铃木也是客串了一把“旅团长”啊。
为了能够从南寨集这边成功的楔入根据地,把八路军根据地彻底的“剿灭”,可以说,吉田武作和铃木幸一是绞尽脑汁殚精竭虑,他们的计划上报到军部,得到了一致的肯定,笠原幸雄甚至亲自打电话给吉田武作,对吉田君的“敢想敢做”表达了参谋长应有的“欣赏”,这让吉田武作“受宠若惊”。
说起来,吉田武作与笠原幸雄都是少将,按照军阶来说是平级,可是,此少将非彼少将,吉田武作是新晋少将,笠原幸雄是老资格少将,吉田武作就是升任师团长,甚至军参谋长,军衔也不会上升,毕竟资历在那里摆着。可笠原幸雄就不一样了,不仅位高权重,一旦升迁,军衔必然跟着升级,而且,笠原幸雄这样的少将都是直通“大本营”的,几乎要参加在华日军最高级别的作战会议。而吉田武作,不要说参加高级的军事会议,就是连旁听也要看有没有机会,他这个将军的含金量可是比笠原幸雄的差远了。
日军的军衔级别是二战时期各国之间最少的,军官的军衔只有尉官、佐官和将官九级,分别是少尉、中尉、大尉;少佐、中佐、大佐;少将、中将和大将;大家可以留心,日军的军衔里没有“上”这个名称,所以,到了战争后期,其将军很多,普遍是少将、中将,昭和时期,一共只有42名大将,其中还有若干是追赠和迫于关系、扩军需要而搞的滥竽充数。比如挑起卢沟桥事变的旅团长河边正三是在事变前一年才晋升的少将,在侵华军事行动中乏善可陈,就这样还是在1939年晋升为中将,后来在缅甸指挥日军进攻印度,结果大败而归,被撤职,就是这样,1945年日本准备“焦土”卫国的时候,无人可用,他又被晋升为大将,半年后,日本投降,他成为复员军司令官,最后自己也复员了。
要说军衔级别最多的恐怕要算前苏联了,从尉官开始到将军,每个阶梯有四级,分别是少、中、上、大,就是元帅还要分兵种元帅,陆军元帅,最后还有一个“大元帅”。苏联够狠,战争期间连大将都枪毙,这也是其他国家绝无仅有的。
美国的军衔级别本来也很简单,不过每个阶梯也是四级,只不过叫法不同,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