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关(2)(5/5)
有电灯。
如果说凤县是一个建筑大工地,那么宝鸡就是一个超大号的建设工地,到1939年底,在这里建立的工合企业有260多个,还有从内地迁来的各类学校20多所,著名作家在他的散文里这样描述,“宝鸡的田野上,耸立了新式工厂的烟囱;宝鸡城外,新的市区迅速的发展,追求利润的商人、投机家,充满在这新市区的旅馆和酒楼;银行、仓库,水一样的流转的山货,山一样堆积的商品和原料。”
李久一开始还担心这里的哨卡林立,检查严格,结果,他们的卡车一路畅行无阻的直接开进了虢镇,反正也就是一条大道地走,该去哪里找住的地方?
天已经黑了,可是街面上还是人来人往的,这说明此地的人口很多,而且还有许多人是上夜班或者晚班的,看着琳琅满目的街道,李久还真是不知道该去那里。想了想,李久让小乙继续开车,一直开到向西安方向的城乡结合部,在那里去找一家小型旅社或者农家借宿,关键是要有停车的地方。
说起来,抗战时期的各个城市的旅社还真是以城乡结合部为多,原因无他,防空。在房屋密集的地方开旅社是有好处,可万一一颗炸弹掉下来,啥都没有了,只有在城乡结合部的地方安全。李久这个想法也是被首长摸透了,临出来的时候叮嘱张干事,“要发动群众,要注意城乡结合部的小旅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