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九章 去吐谷浑的人选(2/5)
“怎么讲?”李承乾精神一振。
李昊并没有急着回答,只是坐在一旁发呆,手指轻扣桌面,隔了好一会儿方道“此事说来还真有些棘手,首先一点就是陛下并不打算对吐谷浑用兵,也就是说,就算我们可以确定那大和尚没死,人还在吐谷浑,也很难出兵把人抢回来。”
凝神静气的李承乾本以为李昊会发表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结果听了半天竟然是这个,当下郁闷道“这还用你说,傻子都知道朝庭不可能为了一个和尚派兵去吐谷浑。”
“殿下稍安勿躁,我话还没有说完呢。”李昊押了一口温热的茶水,不紧不慢道“我认为,眼下想要解决这件事情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派一能说会道又武力超群之人与吐谷浑交涉,活要见人死要见尸,逼着吐谷浑把人给交出来。”
李承乾脸色变了变“这怎么可能,万一事情不是吐谷浑做的,岂不是冤枉了好人。”
李昊撇撇嘴“便是冤枉了他又如何?携这次大胜突厥之威,我就不信吐谷浑敢说从牙缝里蹦出半个不字。”
李承乾道“可人不在吐谷浑又当如何,你就是逼死伏允,他也变不出一个大活人啊。”
伏允,吐谷浑国主,曾经被隋炀帝击败,远走西域。
隋炀帝便在吐谷浑的地盘上设立四处郡县,奈何当地土地过于贫瘠,气候条件又极差,故而四处郡县能被隋朝统治的只有一处。
而后隋朝内乱暴发,远走西域的伏允又乘势而起,用了几年时间不仅把原来吐谷浑的土地收了回去,还将隋朝的河右啃下来一块,变成了吐谷浑的地盘。
自此以后,伏允便膨胀了,一而再,再而三的袭扰大唐边境,直到贞观十年,才被老头子追杀到穷路末路,自尽而亡,这就是李昊对伏允的全部了解。
换句话说,这伏允就是块牛皮糖,属于那种有便宜就占,看着要吃亏了掉头就跑的类型。
对于这样的人,来软的屁用没有,弄不好还会惹一身骚。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