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四章 路经渭州(3/5)
原来是这样,李昊紧张的情绪微微一松。
还好,只要不是杀头就好。
不过话说回来,大旱这种事情我有什么办法?总不会是拉我去填河吧!
这次折腾出来的事情有点大,吐蕃、西域诸国合攻吐谷浑别的不说,至少占下的地盘是不会吐出来的,抢走的东西也不会再交出来。
从某些方面来说,李昊的这种行为等于资敌,大唐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却让周边各国得到了壮大。
想归想,该走的路还是要走。
与老程聊了大半缩,第二天一早李昊便将苏烈找来,将吐谷浑的一应后续事情全都丢给了他,让他看着处理。
中心思想只有一个,想占便宜可以,但吃相不能太难看,吐谷浑的地盘谁也不能动,占了的马上让出来。
另外,只要价格合适,大唐可以负责收购那些吐蕃和西域诸国不需要的东西,牛马羊全都要,甚至奴隶也要,但金银就算了,拿二十两银子换一个银盘子这种事情纯属没事找事。
这就已经很不错了,毕竟牛马对于西域诸国与吐蕃来说,多了没有任何用处,抢来换些必须品还是值得的。
玄奘大和尚并没有跟着李昊一起走,跟着大队人马回到凉州他便选择了继续西行。
李昊送了他一匹马,通关文牒也还给了他,至于钱财什么的李昊一文都没给。
毕竟财帛动人心,李昊不想害了独自上路的大和尚。
安排好了一切,在回到凉州的第三天清晨,李昊踏上了归程,带着席君买与铁柱两个马仔,迎着朝阳一路向东。
因为轻车从简的关系,李昊一行速度很快,数日功夫便已经穿过兰州入了渭州。
此时中原大地已经大旱数月,路边到处都是荒芜的田地,就算偶尔有些粮田已经播种,烈日下的作物也都是蔫蔫的无精打采。
中原的百姓都是好样的,就算面对这样的大旱,依旧劳作不息,或是挖井,或是挑着担子去尚未干涸的沟渠中担水。
但对于早已经干透的田地来说,挑来的水无异于杯水车薪,根本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两桶水,百来斤,倒进地里几乎眨眼间就渗到地下,等到下一担水挑回来,刚刚浇过的地又变成了干枯一片。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