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甲申国难

第一百五十五章 北上(1/5)

目录

崇祯十七年四月十八日,由南京礼部尚书王铎所带来的一应乘舆法物、卤簿行队终于是起到了他本应该具备的作用——大明朝皇帝巡幸留都南京,一应预备,正好免了缺少皇帝依仗的尴尬。

当太阳从东方缓缓升起之时,淮安府南门正门缓缓的打开,一应皇家仪仗身穿吉服,或手拿宝伞,或手执金钺,或举着方天戟等陆续从淮安府正门走了出来。

他们后面是浩浩荡荡的南京留守京营,因为是韩赞周这个死太监执掌,故而崇祯皇帝还算是信得过的,将京营的两万人马当成了在京师出行时的皇帝亲军,得到了贴身拱卫崇祯皇帝的荣耀。

而再往里便是一辆黄带、红带飘扬的龙撵,加之几辆普通的马车,跟在后面。

说是龙撵,其实礼部侍郎王铎这老头明显在糊弄事,或者准备的时间太过不足,除了一条条黄带、红带飞舞,有那么一丝仙气飘飘的感觉,其他的就是一个豪华一些的马车罢了。

马车外,乃是随着崇祯皇帝南下的那几十名锦衣卫护卫在最里面,他们只是简简单单的亲卫打扮,但是其身份地位却不容人小觑,因为能伴驾在旁,便已然说明了一切。

之所以没有联络淮安府、南京城驻扎的锦衣卫,还是崇祯皇帝不愿意,他疑心太重,非得要全都安定下来,才重新启用这支队伍。

不过这样也好,毕竟锦衣卫在各地的驻地、番子、密探等信息记载全部陷落在京师中,先不说崇祯皇帝是否能重新找到一个整合锦衣卫的头领,就说这些信息已然暴露,崇祯皇帝也不能在没有安稳下来之前,就冒险去将这些人聚集麾下。

此时,整个大明记录在案的锦衣卫人数有七万多,且皆是世袭的,在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变化后,除了京师的锦衣卫尚可使用,其他地方的锦衣卫质量已然大大下降。

话说回来,即使崇祯皇帝不这样做,朱慈炤也要进言崇祯皇帝不要急于启用各地锦衣卫,因为明朝最后一任锦衣卫掌印都督洛养性已然降了李自成。

这厮在李自成破城后向李献上了几万两保命银子,又献媚似得的在京师中网罗所谓的细作,交于李自成处置,现如今已然成了李自成的一条恶狗。

骆养性作为掌握全国锦衣卫分布的恶狗,以前是崇祯皇帝的狗腿,现在是李自成的狗腿,而崇祯皇帝也很清楚锦衣卫在某些方面的能量和作用,所以实在不能不防。

而且之后螨清入关,李自成败走,洛养性又带人投了朵儿滚。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大唐第二帝国 跨界之王从报复渣女开始 步入大佬的陷阱 末世之捡个萌娃回现代 幽檀 耶是豪门大小姐 司朝远今天也很努力 红蜡上的光 奥特之怪兽很疯狂 海贼之拂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