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打你,我都不用手(1/5)
“忠臣们何在?”
崇祯皇帝一开口便将这二三千人给定了性——他们是忠臣。
这一句“忠臣们何在”在崇祯嘴里说出来是何等的不易,特别是假死南狩之后的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急匆匆的从县衙奔到西门是为了什么,还不是因为他自感自己顿悟了,明白了,那些文武大臣们都是不可信的,所以听说朱慈炤外出迎接一伙过路的明军,他才如此紧张。
其实作为一个在位十几年的皇帝,朱慈炤一出城门,崇祯皇帝便知道朱慈炤打的是什么主意。
不过是在自己答应了其能独自在山东经营之后,手中无兵、无将,这突然看见有一伙过路的明军,心动眼热。
可在崇祯皇帝眼中,朱慈炤这种作为不仅不能给朱慈炤增加实力,反而会阻碍朱慈炤的成长。
想一个月前,自己手下将领何其多也?
说上来的便有吴三桂、唐通、马科、刘泽清、白广恩、黄得功、高杰人数是够多的,也是自己儿子现如今实力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可是结果呢?
吴三桂未来勤王(崇祯皇帝尚不知吴三桂叛变),刘泽清未来勤王,唐通和监军太监杜之秩向李自成献了居庸关,马科降李自成,白广恩献固原,高杰南逃,黄得功亦是未来勤王。
所以,崇祯皇帝在明白文臣武将皆不可信的同时,通过周遇吉一人便坚守宁武关十几日事情,明白了另一个道理文臣武将不在多,在忠;兵士军械不在广,在精。
故而朱慈炤通过百姓的拥戴在畿南、山东地界行事,亲自培养自己的军队,崇祯皇帝是赞同的,但是若是说接收这些名为朝廷的明军、实则为叛逆的贼寇,崇祯皇帝只有五个字
坚决不答应!
自己前车之鉴不远,怎会也让吾儿重蹈覆辙?
可是有一点,崇祯皇帝没有想到,那就是周遇吉的队伍竟然突围出了宁武关,甚至带着周遇吉的血脉跑了出来,对于周遇吉若说以前崇祯皇帝还如同防备其他文武大臣一般防备着他,那现在崇祯皇帝是万分的相信他了。
不仅仅因为周遇吉死了,还因为他的所做所为。
对,要让我朱由检完全信任你,那就以死来证明,而恰好,周遇吉和他的队伍死守宁武关,杀敌七万的所作所为,就是这样的人。
所以在听闻了这是周遇吉的队伍之后,崇祯皇帝直接将这支队伍每一员判定为忠臣。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