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练铳(3/5)
他在少年时居住在滨海农村,地广人稀的乡间虽然没有大猎物,但兔子野鸡之类的野物也并不少,当时国家也没有严格禁枪,一个村落拥有多支火枪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闵元启的爷爷就有一支老滑膛,最少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当时的中国经过百年的战乱民间有很多武器,到闵元启少年时,民兵的自动武器多半被收缴入库了,一些双筒和单筒猎枪,老式的火枪却在民间得以留存,人们用这些火枪打兔子野鸡,打飞鸟,在那个时候,法规不那么严密,人们也没有多少保护环境的意识。
闵元启经常随爷爷在半夜到黎明时分去打野鸡和野鸭,那支老滑膛估计是清末民初时仿制的英式燧发枪,保养的相当好,应该可以用纸包定装子弹,但农村打野物讲究的是范围杀伤,所以都是打的霰弹,也就是一颗颗的小钢珠子弹,塞紧火药和子弹后扣动扳机就可以击发。那龙头打击簧片,弹出大片火星落入火门,接着护木一震,火光从铳管喷溅而出,大片的子弹在五十步之内对小型猎物进行范围杀伤。
每次半夜出门,到天亮回家时,闵元启的脖子上总是挂着成串的鸭子和野鸡,当然也少不了野兔。
闵元启也见爷爷用磨出来的子弹打狍子等大猎物,但那把老滑膛的精度太差,打的远倒是远,百步之外打中的树木子弹还能深入树干,打的木屑横飞,但超过五十步,再好的猎人也不能保证自己能准确的命中猎物。
当时闵元启很不喜欢那杆老枪,他喜欢的是年轻人拿的双筒或单筒猎枪,当时的他一直梦想自己能有一柄好枪,哪怕是一柄汽枪也行。
可惜这枪梦很快便醒了,一则是家庭变故,二来便是国家厉行禁枪,男人们的玩枪梦在那时起便破灭了。
到手持这柄大明制造最精良的火器时,闵元启的内心充满无奈之感。
射击精度不超过三十步,超过这个距离就不要想着准确率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