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痛失劲旅(下)(1/5)
哪知钦宗对李纲的迟缓甚为不满,居然于七月间下令解散了李纲麾下的这批人马,让李纲成了一个空架子。另外,钦宗还越级指挥,不断催促各地的将领前去太原解围,可是由于缺乏统一指挥,各地的援军无法协同行动,或败或退,最终都没有达成目的。李纲最终被钦宗罢黜,钦宗四顾无人,只得又强求种师道出山。
到了八月间,宋军的败势已明,山西的百姓纷纷南渡黄河逃难。至此,钦宗的心也灰了,他截留住了来自湖南的勤王之师,开始转为以求和的外交举动为主。
种师道只带着几个从人赶到了河阳,在此地碰到了一位金国使节。从金使的言辞上判断,金军又将对大宋展开新一轮攻势,情势显然比年初要严重得多,因此种师道立即上书,要钦宗移驾长安以避敌锋。写完这封奏书,种师道自己也实在支持不下去了,最终于十月初交出了兵权,并于几天后辞世,他的职务交给了范讷。
接到种师道的奏报后,钦宗陷入了辗转反侧之中。经过这半年多的磨练,钦宗自觉多了些经验和胆气,如今他已经将徽宗幽禁起来,背负了恶名,若想洗刷,就只有留下来继续抵抗一途,如此才能证明自己要胜过徽宗;可是形势对大宋越发不利,汴京能不能守得住,完全是没有把握的事,希望就寄托在了谈和之上,那金国岂能鲸吞大宋?无非是贪图大宋的财帛、土地,实在不行就将两河割让出去也无妨。
在一些主和派大臣的怂恿下,钦宗于是决心留在汴京一面抵抗一面求和,为此钦宗派出了各路的使臣前往金军的各处大营谈判,希望有所收获。在这些使者中,吏部侍郎李若水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