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第三章 行刺童贯(上)(1/5)
行刺那晚的几天以后,朝廷果然就接到了来自江南的奏报,称“贼首”方腊以明教为组织,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民乱。
由于朝廷反应不及,加上江南一带民众的困苦,致使方腊的步伍迅速扩大,并且占据了歙州、睦州、衢州等广大地区,不久后杭州也被攻占。方腊自号“圣公”,年号“永乐”,开始设置官吏将帅,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权。
朝廷迅即任命枢密使童贯为主帅,开始拼命调集各部的精锐力量前往镇压方腊军,最后调集的总兵力达十五万之众,其中包括了西军中的刘延庆所部约三万众,三衙中的王禀也被派到了江南。
由于朝廷的失政造成如此巨变,徽宗自然难辞其咎。在刘錡、陈东等人的筹谋下,师师劝说徽宗尽力“招抚”方腊,以免江南地区生灵涂炭,还有一些朝臣也主张此议,徽宗于是接受了这一建议。
宣和三年二月,朝廷“招抚”的诏书呈送给方腊,可被方腊所拒绝,此后官军开始展开反攻;在官军的围攻下,方腊军被迫撤回杭州。三月,方腊军再攻杭州,结果在城外被王禀所部打败,自此以后方腊军开始节节败退。
江南不断有捷报传到汴京,可是刘錡却始终高兴不起来。这日午后,师师见刘錡那副心不在焉、郁郁寡欢的样子,心中已猜到了几分,于是软语安慰说:“四厢常说国家承平日久,一般士卒皆不习战阵,此番江南大乱,虽是至痛之事,可也算帮朝廷练了一回兵,是不是?”
“道理是这个道理,只是若不勤加约束,这兵就成了匪了,呵呵。虽然不惧战斗,可悍匪也是难缠的,不说扰民、害民,到了沙场之上,这帮人其实也难堪大用!”刘錡苦笑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