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阴阳论变出,易修在中庸(4/5)
世事如此,如阴阳轮转之变化,大势亦如此法不可逆啊。”
这个时候,樵夫就疑惑了“那学会用君子,不就可以万古长存了吗?”
洛羽
摆了摆右手,笑答曰“不一定,要知人与人之间可是会自行分类,这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好比凡俗王国之中有明君,那么也会有明臣。
奸臣生于明君之世,则不会变成奸臣;明臣生于昏君之道,也不会为其做事。上好义则下好义,上好利则下必好利,可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
说着,他看向若有所思的老樵夫,继续说道“您仔细想一下,农夫细心耕种五谷,却不一定会全部收获,反观一旁的杂草,未有人打理,却长势凶猛。”
老樵夫还真没有想过这问题,他困惑的问道“这是为何?”
洛羽答曰“这世间的道理其实都是相通的,君子和小人亦如五谷和杂草,也必然会出现的。
事要人去做,而事物的成败除却命数使然,剩下的主要看人,所以一件事能不能成,就要看如何使用君子和小人。
君子喜欢阳善,小人喜欢阴恶。从善可以看出仁义,从恶可以看出利益,不是吗?
如此反推就可以得出,利益至上就会不断滋生小人;仁义至上就会不断滋养君子。其实晚辈以为人本无善恶之分,但世界却存在善恶阴阳之分,所以老人家您明白吗?”
见老樵夫沉思呢喃,似有所悟,他接着道“其实世间的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所以真正的道,从来都不是极端的哪一面。”
说着,他翻动右手掌道“因为无论是极端的正,还是极端的反,都无法持久,唯有这正反之间总是被人忽视的一道,看似无为中庸,却是恒久所在。
就好比滚动的车轮,轱辘圆、跑得快,看似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那中间不显山不露水默默无声的车轴。而这车轴,便是阴阳运转之易要所在,中字玄妙之处。
晚辈浅见,以为世间万事万物皆是如此,万变不离其宗。
所以中可承上启下,控东西南北四方,万千变化在其表,大道至简隐芥其内。”
此刻的老樵夫已深以为然,赞同的问道“听小郎君一席话,胜过千年修啊!那我该如何了解万物的变化之道呢?”
“老人家妙赞。”洛羽谦逊告之曰“想要了解万物变化,如管中窥豹,其实并不是一味的把自己想象成万物,而是‘我’~即万物。”
听罢,老樵夫犹竟然觉灵台激流,如沐浴清泉,似霎那恍然大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