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谁也不能死(一)(2/5)
甚至当下,赵与芮念出的那份东西,连“旨意”都算不上,因为赵显已经不是合法皇帝了。
不得不说,这就是谢道清老谋深算的地方了。
从当年临安城破,她自己带着赵显降元,却让陆秀夫、文天祥带两个小孩子出走就能看出来,老太太是留了后路的。
而这份旨意,准确地说是两道旨意,正是赵维怎么努力都比不了万一的。
言归正传,赵与芮于此危机之时,不惜延误生机,高声宣旨。
众人细听。
第一道旨,乃是宣布:
先帝赵显,仰望旧国,自醒亡国之罪,被俘之辱,痛改前非,励精图治,于大宋祥兴五年十月二十,昭告天下,复辟赵氏之宋,恢复帝号,改元复昌。
宗氏子:福王赵与芮、世子赵孟禧、宁王赵维三人为佑证。
文天祥、王应麟、谢枋得、张珏等臣子为察。
大概意思就是:
亡国被俘都是我错的,我知道错了,决定改正,现在有宗室子孙和大宋臣子做见证,从今日起恢复赵宋国号。
赵显复辟宋朝,再不是元之赢国公,而是宋之君王。
......
第二道旨,这就是真正的旨意了,合理合法。
忽必烈来了都无话可说,顶多骂赵显出尔反尔,禅让还带反悔的。
“朕自知无能,苦民情于天下,愧对先皇圣祖,理当罪诏天下!遂,传位赵昺,自享太上。”
意思是:我无能,苦了天下百姓,愧对祖宗,应该自罪,所以把皇位让给兄弟赵昺,我当太上皇去。
这两道旨意一下,大宋小朝廷就再也不是小朝廷,而是正统传承,天王老子来了也挑不出半点毛病,天下百姓是要认的。
那些降元的汉臣没了最后一块遮羞布,皆成了乱臣贼子。
其威力之大,影响之深远,是赵维折腾的死去活来可以比的吗?
“还能这么玩的吗?”
赵维暗自咋舌,甚至有点自卑。
只能说,华夏文化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他这么一个愣头青和古代的这些人精比起来,差的远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