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章、宴席(1/5)
大表哥不喝酒,而且很多东西不吃,比如鸡鸭这种禽类碰都不碰。后来才知道,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换了房子以后不和父母住一起大概是没人管了,开始热衷进出舞厅,就是那种中老年下午和晚那种跳交谊舞的地方。著名的比如徐家汇妇联搞的三产“巾帼园”,就是他的根据地之一……一直在外面勾三搭四,和各款已婚或者离异妇女勾搭,最终造成了离婚。
大嫂是淮海路一家商店的收银,蒲素对她印象很好,很安静本分的一个女人,长相确实和帅气阳刚的大表哥有点不般配,姑妈家因此一直有点看不起大嫂家。还有一个原因是大嫂父母是北方人,也就是蒲素当兵那个省的人,解放后大概调动工作来的桑海,作为桑海人就有点看不起这个亲家。
他们也不想想,讲起来是一家住在只角洋房里,其实一家老小都是啃老住在姑妈娘家这边,大表哥下放回来分到了很远的港区开装卸吊机,说实在的比农民工也强不到哪去,在桑海人里绝对是底层。也就是最近几年调到了南边一个小港区,离家算是近了一点。就这样刚松快一点,离家近了,有单独住房了,马就开始搞幺蛾子了。
到是大表哥的女儿漂亮的像是洋娃娃,不大像是真人。是蒲素迄今为止见到过的最漂亮的一个小姑娘,蒲素问起她,大表哥说离婚后跟了她妈妈,他哪有功夫管。
这时候二表哥还三表哥都带着老婆孩子来了。二表哥在皮鞋厂搞销售,以前很牛逼的桑海皮鞋比如“花牌”,“牛头牌”,“登云鞋”这种现在也不景气了。温州那边的鞋子款式确实好,至于质量因为便宜,年轻人也不怎么愿意计较,几十元穿个款式,至于路走一半鞋底掉了这种现象也不大愿意操心。
不得不说当时修鞋摊的生意最好,到处都有,经常能看到客人坐在那边翘着脚等着加急补鞋,不补好没法走路。摊主顺便摆个打气筒,一分两分钱供过路的给自行车打次气,现在这种摊点基本已经绝迹,连乡镇都看不到了。
国营厂的设计跟不,而且那么多退休工人要养活,皮质和其他质量也要抓,所以工厂的成本怎么能和乡镇企业相比,市场根本竞争不过。
老二为人最好,有孝心而且知书达理。平时没事就读书看报,对阿在三个兄弟里也是最孝顺。蒲素准备有必要的话挑老二一把,二嫂算是姑妈三个媳妇里最摩登的了,为人也非常不错。
讲起来,这个二嫂原本是双方父母准备介绍给老三的。姑父在瑞金医院住院,二嫂母亲是护工,姑妈陪护的时候一来二去熟悉了以后,就要给家里孩子做媒。说好的是介绍老三,哪知道老三不知道什么原因没去,临时让老二顶,结果居然还成了。现在老二有了个儿子,三兄弟就算他争气,生了个带把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