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九十二章、工作(1/5)
三人刚要的啤酒几乎都还没喝,就在路边叫了出租车回了酒店。进了大堂还是感觉酒店里安全舒适,于是在有歌手演唱的大堂吧坐了一会。
这种听着歌一口口抿着酒的方式蒲素实在是觉得无趣,坐在那里装腔作势,脑子里就过着这两天的电影。老夏之前在他们去珠江的路就来过电话,已经回到了香山。文件已经空运出去了,老刘明天就能收到。
这批车以后到了桑海,将是他的底气的最大来源。未来服装公司的成立和组建都需要足够的资金,这时候已经开始是资本说话的时候了。要想成气候,达到自己想象的规模,没有先期投入是做不成的。
当时温商做事的方法和台巴子很像。比如一个温州人在外面找了个项目,他会回到村子里找同乡集资,愿意借钱的那就付高出银行的利息,愿意入股的,则盈亏按照比例共同承担。台巴子也是差不多这样,每个项目不论大小,都有不少合伙人,有的项目投资人达到一二十个也不稀奇。
这种做法就是所谓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而且存在着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念头,几个项目投出去,里面总有成功的。况且这种方法也是迅速积累人脉的一个捷径,作为合伙人,相互之间资源共享和互换就十分自然了。
而蒲素没有这种朋友,就算有他也不怎么愿意,这是他思维僵化的一个表现。宁头不做凤尾的观念对她影响很深。这和害怕别人跟他分钱关系不大,哪怕赚一毛钱只能买一个馒头,那么怎么去赚这一毛钱,赚来之后怎么分配?都应该是他自己说了算,这才是他在乎的重点。
他现在调钱花钱,没人能说什么。如果有了合伙人和股东,事事蹩手蹩脚,赚到钱了花钱还不能自由,那又有什么意义?他原本就没宏伟的事业目标,只是想把日子过好。至于公司能养活多少人,以后能做多大,现在也只是他检验自己日子过得好不好的一个标准。
有的人天生就是一个下一盘棋的人。蒲素就不爱玩这类需要费脑的游戏,一步棋能看出一两步就算不错了,和那些掌控棋局胸怀天下的大人物相比,连个没过河的卒子都不如。所以有的人给他一个支点,就真的可以撬动地球,有的人头顶就是天花板,最多只能到此为止。
这和努不努力关系并不大。再努力方向不对,只能是白费功夫。再努力,不具备天赋,结局也不会好到哪去。每个人的特点和风格在成长的时候就通过诸多因素已经形成了。练太极的,别说有多少隐世高手深藏功与名,去ufc分分钟就是跪,再努力也没用,不会有任何悬念。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