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地面实验(1/5)
第(1/2)页
想要弄懂实验中发生粒子、大分子传送的科学原理,就必须要足够多的信息支撑,才能帮助对于理论进行完善,进而推导出实验的原理。
可惜的是,暂时他们并没有足够多的信息。
很多信息都在火星1飞船上。
飞船上发生的爆炸,留下了很多的粉末,粉末就是一项重要信息,可以透过去研究粒子、分子的比例,以及爆炸发生的强度,进而推测出很多的东西。
火星1飞船短时间根本不可能返回地球,实验计划飞船返回地球的时间是十个月左右。
这已经是最快速度了。
哪怕返回地球需要十个月,近300天的时间,说出去都是非常惊人的,人类并不是第一次对木星进行探测,过去也发射过探测器观察木星,有的是远远的掠过木星,有的则是进入木星的轨道进行观察。。
哪怕只是远远的掠过木星,也用了超过六百天的时间,而且要进入木星的轨道,需要的技术难度就非常高了,只有一个探测器完成这個工作,累计用时超过了两千天。
到现在还没有探测器能够从木星返回,但考虑到木星到火星的距离,以及其中的技术难度,只用短短的十个月时间都是不可想象的。
火星1能在十个月返回地球得益于无限太阳能传输动力技术。
这项技术能给火星1飞船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飞船所搭载的推进器效果并不好,只能提供缓慢的加速,
但因为时间足够长,
也能够让飞船达到一个相当惊人的速度,
才能够缩短从木星回到地球的时间。
但不管怎么说,短时间内肯定无法对火星1飞船上面的爆炸进行研究,
唯一可用的信息就是地面封闭连接终端的检测,也就是检测那些传送后残留的物质。
不管是金属物质还是其他物质,最初的检测都是损耗了一半儿以上,
而稳定光能直接就得出了检测结果,瞬时能量传输效率超过百分之九十一。
很快。
检测有了详细结果。
封闭空间内所有的材料,包括空气,质量损耗都在百分之五十二点三七左右。
理论组认为这个数据并不重要。
赵奕总结道,“现在我们都是两个结果,
一个是能量传送效率大大增加,
也就代表了空子假设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