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布衣侯爷

第二卷 封侯食邑 第二百二十一章 典故的由来(1/5)

目录

按照苏凌的阐述,这画龙点睛还真的大有典故,并且还暗含了其他深意。

原来,这还牵扯到很多年前先帝爷的一桩错判。

据说,在先帝在世时,一个德高望重的杨姓老将军曾朝堂公然谏言,说西夏国狼子野心,有觊觎中原的想法,于是慷慨上表,劝先帝爷先发制人,以当时的绝对优势震慑邻邦。

在西夏国君李元昊称帝之后,势力就逐渐得到了稳固,开始了拓展疆土。尤其是,在三川口战役,好水川之战,以及定川寨战役后,直接一统西凉诸地,其势不可小觑。

未过几年,李元昊无疾而终,死因不详,其子李谅祚继位,是为夏毅宗。当时的李谅祚还不满一岁,朝堂上由国师代为辅政。久而久之,权臣当道,内患渐出。

杨老将军认为,此时正是攻打西夏的绝佳时机,若是错过了,日后必将后悔!

不料,先帝爷却听从了贤王的谏言,同时认为杨老将军危言耸听,意图破坏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盛世,盛怒之下,直接罢免了其职。

退朝时,老将军不禁大呼:上苍失明,如似天殇,人间定多难。天子失明,如龙无睛,失察而误国。并哭泣道:希望日后朝堂之上,能够出现一位画龙点睛的肱骨之臣,让沉睡之龙聪明重现。

然而,先帝置若罔闻,未加理睬。

直到数年前,兵强马壮的西夏果然厉兵秣马,挥师南下,其势锐不可当。好在狄青老将军力缆狂澜,一鼓作气反败为胜,这才保住了大卫国岌岌可危的江山社稷。

于是,杨老将军的往昔之言再次被人提起,画龙点睛又成为了热议的焦点。这时,崔相国用心良苦,泼墨丹青后妙笔成龙,将一幅无眼失明的龙吟图呈送给了皇上,并希望还已故的杨老杨军一个说法。

当今的天子不想为父皇的过失认账,又碍于面子,所以一怒之下,就贬了崔相国的官,让他去整饬水利修缮堤坝,直接远离了庙堂。

“没想到,画龙点睛还有这样的典故。”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

书页 目录
好书推荐: 位面大佬攻略 迷途之家的大少爷 土匪班的故事 斗罗之聆音天使的日常 我在心间种神树 穿越从并州开始 从迪迦开始的新人 修改系统助你浪 成神从种田开始 我在末世当狙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