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节 大明名人来了!(2/5)
……
又有黄淳耀,生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3岁读千字文,5岁读四书五经,14岁县试名列前茅,17岁补博学弟子,人称“黄家千里驹“。由于诗文出众,受到“嘉定四先生“中程嘉燧的欣赏,并推荐给常熟大诗人钱谦益家执教蒙馆。
黄淳耀十分痛恨华而不实的八股文,与门人陆元辅组织“直言社“,倡导经世之用、言之有物的文章,名重一时。
孙承宗知其为人,去信招揽道“汝生性耿直,朝廷黑暗,与汝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今东南府雄踞海外,如乳虎出林,气象万千,其地最崇实务,曰‘清谈误国,实干兴邦’,与汝意趣相投,相得益彰!速速到来,可大展拳脚……”
黄淳耀到来,经过学习和考察,加入了建设部工作,投身建设中,功绩卓著,逐步升迁,登上副部长高位。
……
夏允彝来了,他是主动来投的,不过也是听闻孙承宗在东南府之后才来。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举人,崇祯初年,与同郡陈子龙、徐孚远等人结成“几社“。他字彝仲,号瑗公,松江华亭今属上海松江人,夏完淳之父。
夏完淳又是谁?
大大的名人,夏完淳自幼聪明,此时已经出世,史载是他有神童之誉,“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随父抗清。其父殉难后,他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六岁。以殉国前怒斥了洪承畴一事,称名于世。
这些人,堪称中华脊梁!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