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五节 惠妃(3/5)
“娘,你别怕,虽然我没有父皇那般神武,却可以做许多事哩!”张宪一副得意洋洋,全然不知即将到来的暴风雨是多么的冷酷无情。
“禹王英雄出少年,自然是不一般,用不着考量,天下人自是知晓!”沈牧夸赞一番,意再不让禹王继续插嘴。
小家伙果然中计,小拳头一握,甚是开心。
“娘娘也不必担心,正是因为如此,禹王现阶段才是最安全的,几位皇子更不会将目光放在禹王身上。乘此机会,咱们倒是可以多做些事情。”
“请沈先生明示!”
“这第一嘛,需要惠妃娘娘替禹王殿下讨一个封地,封地不可选大,也不能讨小,尽量靠近西山道和东海道,以下臣认为,镇江府渭溪县最为合适!”
“镇江府?那里似乎并不繁华,先生为何选那里!”
“简单,我刚说,此地务必比邻西山道和东海道,因为这两地归慕容王府和潘王爷所管辖,朝廷的势力也最为薄弱,一旦有风吹草动,禹王也来得及选择合适的退路。以两位王爷的性格,绝对不会袖手旁观。此乃可保生无忧也。之所以不直接选择在两位王爷的属地受封,也是尽了对二王尊敬“礼数”。他二人自然懂得,更会对禹王宠护有加!而到圣人这里,他定然不会在意那一处封地,相反更会觉得愧对禹王,从而大加封赏,甚至会划兵保护!”
惠妃面露喜色,沈牧这一招抛砖引玉卖惨求荣绝对是她想不到的。
“沈先生说的有理。那第二招又是如何?”
沈牧请了一口茶水:“第二便是在储君结榜之后,立刻请归封地,以静制动,静观其变!”
其实沈牧想的“第二招”并非如此,只是喝了口茶的功夫,脑海中想到了许多事情,故而转变了风口,说了这么一句。
在沈牧的计划中,他原本想让禹王能够乘机拉拢朝廷里的清流。毕竟经历过行宫一事,沈牧早已看出朝廷里还有许多大臣并没有站队,起码是没有明确的战队。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