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六节 沈军师定计 慕容桓出兵(2/5)
猛虎公腰,后腰微凸,于雪国相连。
从图上看,二王若想东进只有三种可能,一是借道雪国,绕道背脊之处转而南下。一是挥师南征,走水路进兵。第三则是攻下茅州,继而以此为跳板,直逼长安。
这三种可能显然只有最后一种最为合适。
借道雪国,显然难以成功。大军过境,雪国岂会容忍?走水路,几十万大军顺流而下,却会被带进莽莽荒原当中,途中更有峡谷深溅,实在不利于大规模的作战。
而攻下了茅州,接下来几千里的土地上皆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不仅方便粮道和兵力的输送,更有利于大规模的军队转移、随时变更攻击目标等,使朝廷防不胜防。
沈牧叹道:“耿、陶二王选择的攻击点很讲究,一击即中要害,茅州若是失手,二王便是成功了三成。沈某实在不明白,为什么朝廷不在茅州驻扎重兵!”
他这一言方出,自知说了个大错特错的话。
什么叫朝廷不驻兵?云照四王,世袭罔替,驻兵干嘛?那不是明显再提醒四王随时准备造反么!
削藩的念头很容易,倒是能够将削藩做好的皇帝,没有几个。
慕容桓并不在意,笑道:“云照地大物博,纵横万里,拥有六十四州数百府县,岂能每个地方都驻守重兵。”
沈牧凝神道:“从地图上看,二王选择的是围点打援的战术。”
“围点打援?”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