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外传—刘神仙(4/5)
不过,却是令人惊奇的是。
随着由深到浅,这年轻道人的年龄却是好似突变一般,从二十岁的年龄开始变化,待到出山之时却是化为一老翁。
长眉白发,仙风道骨。
但见这道人,举目望天,开口囔囔“自此涵虚不复,世间唯有刘神仙。”
上海的权贵之人皆知道,最近上海来了一个神仙,真神仙,刘神仙。
刘神仙有三不语初见面问贵姓,只说姓刘,问名字,则不答,一不语也;问贵处,神仙是川陕口音,也不言何地人,二不语也;问其高寿,年年都说五十岁,盖忘其年纪已经很久了,三不语也。所以,无人知晓其身世。
民国十四年乙丑,我就读小学,随父旅居北平之西城。父行医为业,一日出诊,于西直门乘电车。因为是起始站,车内很空,因坐于门一坎,不一会儿一老者接踵而至,靠着父亲而坐。车空却傍身而坐必有缘由也。时当严寒,父身穿重裘,擂双手入袋内,细视之。见老者鹤发童颜,穿着青布单衫,虎虎有生气,不觉肃然起敬。
老者操川陕口音说“我不是摸包包的。”意思是自己不是扒手。但何以坐在这儿呢?老者说“便于下车。”二人就易坐交谈,告以行止,且自称亦精于医道,善治“斫头绝症”。车行了几站,老人说“明日当去造访您”,遂从容而去。
父亲到病人家,病人颈后生疮已十多处,洞见白骨,正迅速变成“斫头疮”,险症也。一时苦无良策。看其人很面熟,细看才知是往日曾经被聘为诉讼代理人(律师)者。我父亲早先很富有,因产业缠讼十年余,此律师受对方重赂,大理院重审共三次,律师则发迹,我父则因此破产。时睹病状,暗想适所遇老者或许可以救之,告辞回归。
第二日,老人果如约而至,请之入堂。堂中原悬山石画八幅,细观则为八仙,形态生动,为某亲王府故物,相传为三丰祖师之戏墨。
老人自坐于“汉钟离”处之座位,指点云“这一块,是这块所传。”复指何仙姑一幅云“这一块,是这块所度。”川语中“块”,就是“个”也。父唯唯应答,请示上下。老人说“人呼我刘神仙,名籍年岁莫劳问。”父请问“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