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2/5)
其余不用菽豆换的,他们也欢迎拿别的东西交换。
很快,柳家人便发现,这渔村里,以物易物的情况更加普遍。不仅可用粮食做交换的媒介,还用其他可换的一切东西,只要买卖双方都觉值当便可。
这水平……比山外还要原始啊。
柳奕换得了许多小鱼干,一串干鱼通常有十小条,根据鱼的大小,能当三升或半斗粮食。
而且这里的鱼干不是腌鱼,就只是成串的普通干鱼,几乎没用盐腌制过,单纯将剖开的小鱼晒干了而已。
还有一点,他们这里的稻米比在山外便宜,换别的东西也很划算。
就连芳娘也对柳奕暗道,这里的渔村,很有些与外界隔绝了贸易、遗世独立的感觉。
快到晌午,柳家的豆腐花卖去了多半桶,没有柳奕想象中好卖,又比芳娘预期的稍微好一点。
水果则卖出了大多数,剩下一些,都是被挑捏得不太好看的了。
柳奕有些心疼,却也无可奈何,人多手杂,她也没法子。
不过,借此机会,她们也了解了风土人情,又换得了一些本地的土产,并不算亏本。
快到午间,村巷中的人流慢慢散去,柳奕正和阿娘商量着要不要收摊,忽而,有一个小人儿站在她们的木桶担子面前,哇哇大哭。
“啊耶,个是谁家孩子,你却哭甚?”芳娘最见不得小孩哭闹,蹲下身去与他柔声说话。
那孩子,应是个男孩儿,扎一对冲天小辫,脖颈间戴着一只五彩绳坠的锦囊,眉心处还点着一组红印,五个小点儿,恰似梅花。
柳奕盯着那小孩儿看了一会儿,稀奇他的打扮。
方才,在路过街巷的其他孩子额上,她也见过类似的小红点儿。
这与别处的风俗很有些不同,正不知是什么意味。
此时凑近了看,加上这个娃儿的发型,柳奕更觉得他像红孩儿一样,还挺可爱的。
小孩儿吚吚呜呜说了两句话,柳奕和芳娘皆没听懂。
柳氏只好耐心再问他一遍,那四五岁大的小童子又抽抽泣泣吚呜了两声。
柳奕才大约听出来,她家给人试吃的豆花里头姜汁蒜味稍微浓重,对于这拖着鼻涕的小孩儿来说,过分辛辣不堪入口——小娃儿其实很想吃,尝试了几次都被辣得不行。
继续阅读!
柳奕想起,之前也有人嫌弃她朝豆花里头加了佐料,反觉不够鲜甜,遂提出只买豆腐脑而不要任何调味品——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甜咸之争?
哈哈哈哈哈,“恁且莫哭。”柳奕笑着一把将拖着鼻涕的小孩儿招到一旁,给了他一只洗净的空竹杯,重新添上一勺嫩白的新鲜豆腐花。
泷池湖水点成的水豆腐,有着豆子原本的清甜,柳奕又一想,暗朝大箩筐里拿出一只竹水筲,化开了一些饴糖水,给他的豆花里也浇上两勺。
“喏,你再尝尝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