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好风光(3/5)
他们一家子,说来在楠州也生活了整整三年,却还不知道,过了四旦里再往南究竟是何等模样。
柳家人约略打听得,南方二县比他们这地界水土更好,又多了两条较大的河流,其中一条便通向有名的潜水,可以直接朝南去往蟠州的隆城。
隆城可是传说中的好地方,山好、水好、风景好,还富庶。
柳全也听闻得,从那潜水沿途下去,不仅有盐泉,乡野间也广植桑麻,盛纺织,出产好酒……越近隆城方向,水道盛多,航运也越发达。
亦就是说,只要他们一直南行,便可能改走水路上纪州。
在柳家人想来,恁隆城,一定是现今这时代里,不太多见的一处重要的“水陆码头”,超级中转站。
不然不会以单单一座城市的地位,闻名于周遭州府……他们可是连蟠州或纪州的州府分别叫什么名,都还没闹明白呢。
一家三口权衡之后认为,不过多走上半个月的事儿。
他们虽急着赶路,又没有个十分明确的目的地。既如此,不如就当长途的旅程,顺便去领略一番风土人情,“见见世面”,也无不可。
要知道这里可是出行不易、交通不便的“古代社会”。
绝大多数人活了一辈子,也从来没有出过这样的远门。
去一趟县城,都相当于早些年的现代人说“逛省城”一样,是去了大城市,定然什么都新鲜稀奇。
何况,一旦离开这里,到别处“生了根”,这一辈子,他们可能再不会踏入楠州地界了。
这么想来,多走一走看一看,方才算不虚此行。
哪怕穿州过县,去恁传说中的隆城走一趟,看看恁好山好水好风光,又能怎么样?
柳家三口儿,就这么一路说着话,不知不觉,已走了将近十里地。
应柳奕的意见,早些时候,他们全家还想互相改个名姓代号什么的。
后来才发现,积习难改,柳奕还要随时想着一再纠正爷娘,反倒连她自己都糊涂起来,这事情遂也不了了之。
待他们快走到笆沟里时,柳奕从小车上蹦下来,“咱们走一会儿还是歇歇脚,路还远着呢,不着急这一时啊!”
现在赶路都得靠腿,她爹能推车载着她或阿娘,她们却不可能跟他换把手的,那得多辛苦?就这么赶一天也走不了多少路。
等到了前面找处大集场或遇有草市,再买上驴车,又能轻快许多。
柳奕想的是,别把她家爷娘累坏了。
柳全却笑道,“恁才走多远的路?刚出得门就累了?没那么矫情。”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