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坛瓮(2/5)
柳奕立即动手,舀出不多一点菜菹,另倒出盐水大半盆,便拎了陶瓮出去涮洗。
幸而这东西还没她家煮饭的罐子大,不然太大太重的她可洗不动。
再要有个磕碰碎了,她娘虽不至于埋怨她,也肯定会心疼可惜的。
白芸里最常见的腌菜坛子类似于陶瓮,大多没盖,本土也称为罂①。
一般而言,坛瓮之间没有特别明显区别,在柳奕眼里都差不多。
定要说有差异,她只能约略总结:她家用的罂为小敛口,扁圆大肚,像个发体的孕妇;瓮为束口,瓮口没有罂口那么小,瓮身中腹鼓凸却有一段收势,不太扁,像个有胸肌的壮汉。
两种罐子都外壁灰黑光溜溜,毕竟这时代普通人家使用的器具还少有带釉彩的。
偶尔点缀上文饰,比如戳有小点儿、印有席篾格子纹、画了波浪线……多还挺粗犷,这同样得看制陶匠人怎么高兴。
拉扁搓圆、制坯时多划三两条纹,弄些花巧样儿,也是一时之间的流行趋势。
譬如这白芸里周边村落,过往时一度有个覃翁作的陶罐非常有名,几乎家家户户早晚都会添置上一个他家的“热销产品”。
以覃翁瓮带动起来的流行款式,就是在瓮口有极细的两道圈线为标识。
总之不论罂还是瓮,这两样器皿一样可菹菜酢菜。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