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朱雀阙上(下)(1/5)
荀彧想反驳,却又无从反驳,东汉近几十年来这些所谓的清廉正直之士做出来的事情实在让人啼笑皆非。
大将军窦武谋诛宦官,事败的原因是他把请诛宦官的奏章扔在尚书台里,被宫人发现,密告曹节、王甫,才失了先机。且不论在东汉残酷的环境下,这种走流程的政斗方法有多天真,单是能把攸关性命的奏章放在尚书台,就足见这些人的警惕性有多低。须知,尚书台在南宫正中央,正处于宦官地盘。
事败后,武德充沛的太尉陈蕃也不衡量一下双方武力差距,拉起门客学生就冲击皇宫,彻底坐实了自己反贼的身份。可怜的窦武缩在军营里还等着里应外合翻盘,结果孤立无援,被护匈奴中郎将张奂一鼓而下,死于非命。
张奂能轻易信了宦官的矫诏,与陈蕃那奇葩的举动想必是有关系的。
而近二十年的党锢也证明了这些人或许有一腔报国心,但在斗争方面却是弱的可怜,由于在雒阳的失势,士人们大多在各地抓宦官家属把柄,一场刚正不阿的审判,然后就是流亡他乡,不知所踪。真正对宦官势力起到了一定打击作用的,反倒是清流们看不起的杨彪、阳球等人。
他们先是阿附天子或者大宦官,取得权力后再行反水,手段虽为人所不齿,但大宦官王甫的死却证明了他们并非做无用功。
底线高的人,在政治斗争中总是有着先天劣势的。虽然李澈并不讨厌这样的人,但指望他们能和士人中的腐败分子斗,还是省省吧。
宋明的政治斗争,手段比起东汉不知高到哪里去了,与其让这些文人内斗起来,还不如用宦官和外戚让他们同仇敌忾。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