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还请殿下发个春(4/5)
而玉米的形状首先就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和赞美,纺锤状的玉米,金黄的种子排列整齐细密如玉齿,又似一颗颗金豆儿,形状丰硕饱满,在枝头时候便坠得枝叶下垂,瞧着便令人有种丰收的喜悦。
再嗅气味,甜美清香,淡而好闻,入口齿尖微微一碰,便有细腻的甜汁渗入口腔,咬下几颗玉米豆来,口感糯软,微微弹牙,淡淡清甜,着实滋味美妙。
大家一开始还顾忌身份,用牙齿一颗颗磕,再然后便忍不住了,眨眼间啃完一只。连牙口胃纳都不好,很少吃东西的单一令,都吃了小半只。
吃完玉米,众人抚抚肚子,都觉得有点饱,随即想,这玉米别的不说,饱腹之名不虚传。
此时再把烤得黑漆漆不起眼的红薯端上来,便显得有点强人所难,然而当文臻剥开那层黑色脆皮,里头金黄发红的瓤喷射着惑人的香气刺激着人的视觉和嗅觉的时候,所有人又情不自禁伸出了手。
这一吃,便吃多了,没一会儿,一群人便喘着气抚着肚子不说话了。
皇帝也都尝了尝,此刻便道“诸位,如何?”
李相霍然立起,满脸放光,“陛下,臣觉得无需三中取一,就该京郊三县马上部种植才对!这玉米红薯,比臣想象得更为珍贵!文大人有大功于国!”
易德中也附和道“是啊。没想到这作物,滋味竟然如此美妙!而且确实饱腹,臣就吃了一个红薯一只玉米,竟然就饱成这样了。而且入腹熨贴,并无任何不适。”
又有人走到缸边,命太监把里头的红薯都刨了刨,仔细算了算,骇然道“这产量似乎也不错。”
单一令道“这是宜王殿下以异能生发,产量做不得准,还是需要实际栽种才知。”
众人都点头,文臻笑道“这两样作物,还不止这些好处。红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玉米益肺宁心、健脾开胃、利水通淋。红薯还能制糖、酱油、蜜饯和酿酒呢。”
众人便又商量说种还是太冒险了,但此物确实是好,还是按原计划,尽早试种,京郊三县三中取一,成功后以中州为轴心向国推行。
章程定下来后,众人又赞文臻此二献当可为大功。倒是姚太尉哼了一声,道“又是玉米,又是红薯,都又能饱腹又美味,还用途多样。好巧!忽然间这许多如此神奇的作物!”
尚书令也道“这种百年难遇的作物,便是有一样就是国家之福,同时出现,倒未必妥当。”
姚太尉又道“两种东堂从来未有的神奇作物,忽然都被文大人发现,文大人真乃天纵奇才,朝中难见啊。”
文臻心想老家伙这是在骂我妖异?有完没完了都?到底哪里得罪他了?
燕绥忽然道“据说姚太尉当年出生时天有异象。”
这显然是姚太尉的得意事,不过宜王说话,朝中基本都习惯反着听,姚太尉立即警惕地道“也不过就是碰巧当日天现双虹。”
燕绥又道“听说当日姚太夫人生产之时,也颇有异像。”
姚太尉道“不过是满室有异香罢了,也可能是熏香。”
“产褥之室,血腥浓厚,什么香气按说都盖不住。”燕绥笑,“太尉这么谦虚,真是警惕。”
姚太尉无话可接,怎么接感觉都是坑。
“天现双虹,生有异香。这种寻常人一辈子也见不着的神奇征兆,都被姚太尉一个人给赶上了。”燕绥感叹,“姚太尉真乃天纵奇才,朝中唯一啊!”
姚太尉“……”
好了。骂人妖怪的自己成了妖怪。
群臣噤声,文臻叹气。
如果可以,她真的是不愿意被燕绥这样护着。
“陛下。口说无凭,作物到底怎样,种出来便知道了。”她道,“虽然现在不是种植期,好在宫内有暖房,臣请求将这红薯在宫内暖房种植,大抵四五个月便可以收获。到时候亩产……”她回想了一下,又做了保守的减法,“如果达不到两千斤,臣愿接受惩罚。”
……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