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箭笄(十一)(2/5)
李夫人读罢,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与恼怒。她随手将信丢在手边,也不封好,一点不怕别人窥见。她揉着太阳穴说要休息,让信使先下去。随后便伸手要来丫头递上的另一封书信。
里面是两位小厮的密函。
李夫人聚精会神地看着,随手端起茶盏,看到“方府公子似已得知”时,差点将手中的茶水洒出去。丫头们围上来,帮着她把茶盏撤掉。
李夫人那时便早做打算,要再来秦府一趟。
她并非是任人摆布的主儿,自家的小厮被罚去在秦府帮忙这样丢人的事,按着她以前的性格肯定是恨得牙痒痒。可这回不同,李夫人之所以心平气和,是因为这是她意料之内的结果。
李夫人本来的打算是让秦还义争取秦小姐,进而将秦府的半条性命都握在手中。可如今她的勤奋探寻似乎帮助她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这个秦府的继承人似乎不止秦邯庭一个。
武欢十岁时因家境贫寒而被秦老爷带进府中是众人皆知的事情。可从未有人明着指出这件事情的蹊跷处,只有奶娘们在闲时无事时私下讨论:
“清贫之人这么多,为何偏偏是武欢进府?”
李夫人探到了苗头,不肯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便秘密吩咐随行在秦还义身边的小厮想些办法先给武欢施展压力,叫她不能安生度日。同时去找那个与秦老爷一同领武欢进府的名叫明婆婆的下人问出究竟。后续再由自己亲自去秦府操持。
秦府的这场姻缘,无论是对象是哪位小姐姑娘,李夫人都认为自家势在必得。
麻烦的是她倔强的儿子秦还义。若是被他得知自己又为他找了个新的成亲对象,只怕他又要啷当个脸发脾气。于是李夫人在吩咐完小厮以后,也明示他们暂时对公子保密。
但信中所说的“方公子似已得知”给了李夫人紧迫感。她挑了日子动身前往秦府,准备将新的打算告诉儿子,尽快对方往束做好应对。
到达秦府之前,李夫人又一次接到了小厮们的密函。信中告诉她当心林安杨。他虽只是个年轻的下人,却敏锐异常,功夫又好。同时秦府还有些传的厉害的流言,真一半假一半,让夫人自己定夺。
李夫人好歹是秦小姐的亲伯母,秦府稍有名声的人物她还没有不认识的。这个林安杨她除了在信中听过两次外,对他几乎是一无所知,李夫人不禁有些好奇。
至于流言,等到了秦府自然得知。
如今,面前还略显稚嫩的林安杨很难让李夫人联想到信中“敏锐异常,功夫又好”的描述。但她看出这个年轻人异常沉稳,也不在心里过于放松。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