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一举多得(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3/5)
而且以鲁若麟的强势,朝廷反对就不禁止高利贷了?真要是那样鲁若麟就不是鲁若麟了。
想到这里,钱谦益心中的一股气顿时丧了个干净,马士英和高宏图他们也是一脸苦涩。
这内阁阁老是越来越做得没有意思了,看似位高权重,其实根本没有多大的权力。整日操心的都是如何让朝廷活下去,还要担心哪天鲁若麟发飙将他们一锅端了。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说的就是如今的情况。
钱谦益意兴阑珊,有气无力的说道“事关重大,还是让朝臣们议一议吧。”
又是一手和面团的功夫,但是陈新甲并没有失望,因为安国军还有后手。
果不其然,在随后的朝议中,因为高利贷涉及到太多官员的利益,毫无意外的被搁置了。
如果不是忌惮鲁若麟,其实结果应该是不通过才对。
不过百官们没有注意到的是,安国军的后手早就发动了。
舆论宣传一直是安国军的强项,陈新甲在内阁提出意见之前安国军的宣传机器就已经开动了。
说书、戏曲、演唱,甚至从安国军那边传过来的话剧齐上阵,说的都是因为高利贷而发生的一件件惨事。
这些贴近百姓生活的艺术创作,很快就引起了百姓们的共鸣。而在其中扮演反派的,无疑就是那些道貌岸然的世家大族们。
在这些艺术作品中,那些世家大族们利用穷苦百姓缺钱救急,又不懂算学,借出的高利贷利息高得离谱。而且里面还有各种陷阱,基本上借钱的百姓根本还不清,甚至越还欠得越多。
最后这些百姓落得的下场基本上是永远沦为债主的奴隶,就这已经算是比较好的。更多的是倾家荡产,卖掉妻子儿女都不够还债的,演出一幕幕人间悲剧。
面对这种情况,官府从来不会站在百姓这一边,反而是大户们强有力的帮凶。
正是因为这样的惨事太多了,百姓们对高利贷是谈虎色变,不到生死关头根本不敢找大户们借钱。因为即使借钱渡过了难关,更大的可能是子孙后代都要交代进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