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8.商人也有机会分封(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2/5)
要知道这大明朝连亲王和勋贵们都没有哪怕一亩的封地,徐炎林这样的就更加不敢想了。但是这话从鲁若麟嘴里说出来,肯定不是没有意义的,那鲁若麟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徐家不敢有此奢望。不说徐家没有爵位,朝廷也不会允许有实封的存在。”徐炎林头脑清醒得很。
“这可不一定,说不定你们徐家也有可能拿到一块封地呢。”鲁若麟意味深长的说道。
“还请安国公指点迷津。”徐炎林虽然觉得不可能,但是肯定要顺着鲁若麟的话头往下说。
鲁若麟又将对郑采说的一番话拿了出来,暗示徐家在大明本土确实不可能拿到封地,但是在南洋或者其他地方就不一定了。
“安国公的意思是南洋那边朝廷会实封出去?”徐炎林顿时来了兴趣。
“我确实有这个想法。”鲁若麟点点头,“南洋地域广阔,大小岛屿数万,全部由朝廷治理肯定困难重重。所以对于那些地理位置稍微偏僻的地方,我觉得实封给一些有实力的功臣,也不失为一个开发地方的好办法。”
地理位置偏僻是不是就一定不好呢?对于做生意肯定是不好,但如果是封给某个家族,那就意义完全不一样了。
封地啊,那几乎就是一个独立的小王国,领主事实上就是封地里说一不二的土皇帝。只要不造反,不违背朝廷的法律,封地怎么发展全由领主说了算,这种诱惑几乎没有人能够挡得住。
“安国公,我们徐家这样的也有机会获得封地吗?”徐炎林有些不自信,毕竟分封功臣大多是给武将和功劳巨大的文臣,徐家这样在商业上给予安国军帮助的一般很难有机会才是。
“为国家做贡献,不一定是在战场上杀敌,也不一定是在朝堂中运筹帷幄。为国家筹集、转运物资,对外销售产品,促进百姓就业,占领他国市场,对他国进行商业控制,购进国家急需产品和原材料等,这些都是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只要功劳足够大,我认为其意义并不下于攻城略地,一样可以封爵,或者给予封地。”
鲁若麟的话不但徐炎林听进去了,周围的商人们更是听得两眼放光。
商人们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是正治地位低下,没有话语权。
如果能够用钱买到身份和地位,他们绝对不会吝啬。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