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洪承畴和多尔衮(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2/5)
想当初满清可是潮气蓬勃、气吞万里如虎,国运上升的势头非常明显。但是自从与金州军交手之后,满清的气运被生生打断,猛然开始走下坡路,落到现在连生存都出现了威胁。
战场上的失败体现在民众的身上就是犹如被抽走了精气神一般,开始变得茫然和颓废。
虽然多尔衮极力表现出自己的自信与霸气,但是洪承畴还是从他身上窥见了一丝丝软弱与彷徨。
洪承畴在皇太极的灵前上完香,走完吊丧的流程之后,就回到驿馆休息,准备参加多尔衮为他举行的晚宴。
满清毕竟还没有完全建立儒家的那一套礼仪制度,对于国丧期间晏饮并没有什么太多的限制。
“皇太极确实是个人物,竟然够将皇位传给多尔衮而不是自己的儿子,难能可贵啊。”礼部郎中徐天佐感慨道。
作为朝廷派遣的吊丧副使,他是此行里唯一能够和洪承畴说上话的人。
“皇太极是个明白人,要是真把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只怕这清国离灭亡也不远了。不过,从现在的情况看,即使多尔衮天纵英才,也挽回不了鞑子的颓势,这清国是再也翻不起什么风浪来了。”洪承畴感叹道。
“这也是好事,鞑子不行了,辽东这边也可以安定下来,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徐天佐经历过几次鞑子入关抢劫,那种事情实在是不想再有下一次了。
“只怕难啊。金州军势大难制,只怕比鞑子更难对付。”洪承畴满脸的愁容。
说实话他一点都不想和鞑子合作,毕竟鞑子劣迹斑斑,对大明造成的伤害实在太大了。朝廷如此颓废,固然有自己的因素,但是鞑子频繁入侵肯定是主要的原因之一。想要一下子让大家放下对鞑子的成见,其实比较困难。
不过世事变化无常,面对不断壮大的金州军,内心极度惶恐的朝廷不得不放下与鞑子的世仇,暂时联合起来抵抗金州军的压力。
洪承畴经常想,要是金州军是朝廷的兵马,鲁若麟对朝廷唯命是从该有多好。那样的话别说鞑子了,中原那些叛贼只怕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可惜以洪承畴对鲁若麟的了解,心高气傲的他对朝廷表面恭敬,其实内心里是非常瞧不起的。
当然,鲁若麟也有瞧不起的本钱。不说实力强悍的金州军,仅仅是鲁若麟牧民理政、治国生财的本事,就足够甩朝廷那些大人们几条街了。
洪承畴一直担心,要是朝廷还不能将内政理顺,按照金州军的发展速度,搞不好哪天就要改天换地了。
而且这个时间绝对不会太长,至少洪承畴相信在有生之年很有可能看到。
“金州军啊,确实是个麻烦。”徐天佐符合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