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大明还有救吗?(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3/5)
“现在是他有求于我们,敢不答应吗?而且皇太极丢失了大片土地,粮草又极度紧张,根本养不活那么多的战马,还不如进献给朝廷换一些粮食救急。”陈新甲信心满满,不怕皇太极不答应。
明军一直缺乏战马,要是能够从满清那里获得战马当然是好事,哪怕为此付出一些粮食也不是不可以。
而且对付农民军,最好的武器就是骑兵。在平原上,大规模的骑兵对步兵有强大的杀伤力,效果极好。
既然陈新甲这么有信心,崇祯自然乐见其成。
“让鞑子出兵帮忙剿匪,会不会引起非议?”崇祯不再纠结战马的事情,对于让满清出兵帮忙的事情既期待又有些担忧。
“此一时彼一时,等到皇太极臣服,那他就是听从朝廷命令而出兵。这种号令四夷的事情,国人只会自豪,而不会有任何的非议。”
听了陈新甲的解释,崇祯的担忧终于没有,剩下的只有号令昔日死敌的满足感和兴奋感。
“一万骑兵是不是太少了点,要不要让皇太极多派一些?”崇祯有些得寸进尺了。
“一万已经不少了,再多的话我怕掌控不住。”清军战力强悍,多了的话容易反客为主,一万正好,不多不少。
“爱卿所虑甚至。”崇祯想想也觉得有道理,便没有坚持己见。“那你觉得金州军是否会愿意听从朝廷的命令与皇太极罢兵?”
设想再美好,也是建立在金州军愿意听从朝廷的命令上,要是金州军一意孤行,那么朝廷的处境就尴尬了。
“臣也没有万分的把握,只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尽力说服鲁若麟顾全朝廷大局。”
“一切就拜托爱卿了。”
皇太极在京师的行动自然瞒不过金州军,鲁若麟很快就知道了满清准备向大明称臣,以换取喘息之机。而且朝廷出于制约金州军的考虑已经准备答应皇太极的请求,而说服鲁若麟的陈新甲已经上路了。
鲁若麟也在思考到底要不要接受朝廷的这个调停,与满清暂时罢兵。
按照鲁若麟的设想肯定是想一鼓作气将满清干掉,但是仗打到现在,鲁若麟发现仅凭二十万人马想要在短时间内将满清消灭干净好像有点不太现实。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