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被请客真的很无奈(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2/5)
祝正清摇摇头“还没有。伯爷的意思是这次公干就是最后的考验,做的好就结业,做不好就继续回去学习。”
事关祝正清能否结业的问题,祝昌友难得的板起脸严肃的说道“那你一定要用心做事,不要丢了幼军营和祝家的脸。”
“是,三叔。”祝正清连忙俯首听命。
说完了祝正清的事情,祝昌友笑着对同桌的几位朝鲜人说道“济州岛幼军营不知道你们听过没有?”
“听过、听过,那是收留孤儿的地方,也是济州岛最好的学堂。祝掌柜的侄儿能进幼军营,真是了不起啊。”这几个朝鲜人常年与济州岛打交道,对幼军营也是有所耳闻。
“哪里,哪里,这小子也就是运气好才考进去的。”话是这么说,但是祝昌友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止不住。
“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小哥是刘浩然,正清在幼军营的学长,也是幼军营里学问最好的,还是平辽伯唯一的弟子。”说完了祝正清,祝昌友将话题引到了刘浩然身上。
祝正清的学长什么的这些朝鲜人并不怎么在意,但是鲁若麟唯一弟子的身份让这些朝鲜人肃然起敬。
说起鲁若麟,朝鲜人的心态非常复杂。
鲁若麟虽然是汉人,但却是在朝鲜起家的,还曾任过朝鲜的官职,为朝鲜与女真人打过仗。而且鲁若麟与朝鲜上下相处和睦,上到大王,下到百姓,对他的印象都不错。
更主要的是鲁若麟帮助朝鲜收复济州岛,将猖獗一时的倭寇彻底打败,大大的为朝鲜出了一口气。
这样的人物,按说是值得朝鲜上下大吹一番的。可惜的是,这一切都在满清入侵之后被打破了。
因为满清的逼迫,朝鲜与鲁若麟决裂,致使鲁若麟占据济州岛、白翎岛自立门户,朝鲜不光失去了大片领土,还失去了一个优秀的大臣。
后来鲁若麟不断发展壮大,继而北上抗击清军收复辽南。然后归顺大明朝廷,进京抗击鞑奴,扶危救困,功劳甚大,获封平辽伯。
眼见鲁若麟仿佛开挂一般的成长之路,朝鲜人心里是酸得不行。他们不时会想,要是鲁若麟还是朝鲜的臣子,说不定朝鲜已经打到盛京了,怎么可能还继续耻辱的做鞑子的狗。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