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卢象升的济州行(三)(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2/5)
当然,鲁若麟的算学和地理并不是很优秀,但是后世的一些基本的理念和方法还是有的,他只用搭起一个框架,再审下稿就行,具体的工作由专门的人去做。
其实华夏也有算学比较牛的人才,鲁若麟要做的就是将阿拉伯数字以及代数的理念告诉他们,再让他们与西洋来的那些传教士交流一下,基础的算学教材就有了。
至于后续更高深的内容就需要他们自己探索了,鲁若麟唯一能做的就是为这些人资金上的支持。
自然和地理的课程就主要以西方传教士为主进行编撰,虽然有些内容在鲁若麟看来明显是错的,但是鲁若麟并没有指正出来,就按照传教士的理解和发现来教学。毕竟现在睁眼看世界的是西方,他们占据着大航海时代的主角,万一鲁若麟的指正促进了他们的发展就得不偿失了。
自然地理主要是为了开阔学生们的眼界,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很大,有很多地方值得他们去探索,具体事物上的对错并不重要。鲁若麟希望培养出来的这些学生能够更有开拓精神,让华夏人走出自己的舒适圈,探索整个世界。
为了获得那些传教士的支持,鲁若麟不但付出了金钱,还破例允许他们在济州岛建立教堂,开展传教活动。
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传教士们的传教活动进展的非常困难。现实主义的华夏人,在生活美满的时候,很少会去考虑宗教上的事情。特别是忙碌的工作占用了他们太多的时间,根本就不会去关注一个外来的寺庙。
这些传教士依然按照他们在其他地方实施的办法在华夏传教,不知道变通,所以收效甚微。
当今世界有三大文明体系,欧洲文明、文明以及华夏文明。如今的欧洲文明并不比华夏文明先进,华夏的百姓们有自己的一套宗教信仰,基督教自然没有多大的吸引力。
言归正传,卢象升听到胡文仁学得这么多,这么杂,这其中还有很多是自己不了解的,所以也不敢贸然指正,免得到时候说错了丢人。
卢象升让胡文仁拿出自己的课本,他对胡文仁学习的东西非常好奇。
《汉文》他简单的看了一下,都是一些非常简单明了的东西,瞬间失去了兴趣,扔到一旁;《算学》前面还看得懂,后面就有些困难了。实在不好意思说自己看不懂,只能放在一旁。
《历史》倒是有些意思,讲解了各个朝代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对于各个朝代重要的历史人物也进行了描述和评判。有好的,有坏的,总体还是比较客观的。不光如此,对于各个朝代的科技、文化成果以及发明创造同样进行了重点描述,讲述了这些科技和文化成果起了哪些作用,对于社会的发展又有哪些促进。
《历史》课本里还蜻蜓点水一般分析了各个朝代的得失,以及兴衰灭亡的原因。虽然道理很浅显,但是对这些学生们来说已经够用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