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为公司制度打call(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3/5)
总经理则拥有日常的经营权,以及部分的财权和人事权。
这样的机构设置,既保证了股东们的利益,又整合了力量,并将具体的工作交给了最优秀的专业人才,使得公司能够更好的发展。
对于这群北方人成立公司的事情,各方都在给予密切的关注。
毕竟公司是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是好是坏大家还不好妄下结论。但是这家新成立的公司因为集结了众多的资源和资金,实力已经不容小觑了,起码已经有资格参与辽南的分蛋糕游戏了。这让那些实力不足,又希望参与进来分蛋糕的的商人们看到了另外一条道路。
不过对于这样一个新的加入者,究竟能不能够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大家都持怀疑的态度。毕竟合伙的生意是最容易产生矛盾的,何况是一大群的合伙人。所以大家决定先观察一段时间,看这个公司运营的情况怎么样,再决定是否效仿。
鲁若麟对于这些北方大族终于肯迈出这一步是非常高兴的。
他相信这种先进的商业模式可以更好的发挥资本的作用,集合社会上更多的闲散资源,将它们整合利用起来,而不是将银子放在地窖里发霉,或者拼命的去买地。所以在公司成立的当天,鲁若麟亲自到场祝贺,既给足了这些北方大族面子,又为公司制度站了台。
鲁若麟这样的举动大大增强了这些北方大族的信心,同时使得那些有心的小商人们也开始蠢蠢欲动。结果就是最近到商业司咨询公司制度的人突然猛增,让商业司通过出售《股份制公司的建立与运营》就大赚了一笔。
既然已经有人吃了螃蟹,后面的人就不会有免费的待遇了。想要学习公司制度,就要花高价从商业司购买。这可是鲁若麟的独门秘籍,不花些代价怎么行。
能够让那些商人们通过知识付费如此轻易的学到鲁若麟的独门秘籍,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事了。这个年头,敝扫自珍的人多了去,而且是社会常态,鲁若麟的做法已经是非常大方了。那些花了钱的商人们对鲁若麟那是交口称赞,有些极端的甚至将他当财神爷来供了,崇拜得很。
天气暖和之后,鲁若麟将李雪晴和雪梅也接到了旅顺。
以前是因为行军打仗不方便带她们,现在鲁若麟要长期滞留在旅顺,金州军的发展重点也会北移到辽南,李雪晴和雪梅就不再合适待在济州岛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