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开设幼军营分院(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2/5)
这时,鲁若麟就拿出了股份制公司这剂良方,为他们排忧解难来了。
当然,受限于现在的条件,肯定不能完全照搬现代公司制度,但是大概的框架还是可以的。
鲁若麟当然不是只拿出了一本《股份制公司的建立与运营》,而是早就印了好多本,在场的众人每个人都发了一本,连那些不太可能参股的秀才们也没有放过。
虽然这些秀才们参股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这并不妨碍让他们多了解一些。新生事物嘛,就是要多推广,多一些人知道也是好的。
“各位可以拿回去好好的研读,再一起商议一下,如果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直接去商业司找人询问,那里会有人为你们解答。”鲁若麟的时间宝贵得很,不可能陪着他们耗在这里。
“我等一定好好研读,不辜负伯爷的一番心意。”大户们连忙起身送鲁若麟离开。
开完会的鲁若麟直接去视察移民安置工作,这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因为鲁若麟来视察,负责移民工作的闻阳楚、张慕瑶,以及沈曲等官吏全程陪同,为鲁若麟介绍移民工作的情况。
第一站鲁若麟就来到了码头,这里是移民在辽南的。
每天都有大批的移民到达旅顺码头,这些移民几乎都是京畿附近失去家园百姓,被官府以三百斤粮食的价格“卖”给了金州军。
因为救助的比较及时,这些百姓很多都是以家庭为单位一起送过来的,有老人、有小孩,还算比较完整。
这样以家庭为单位的移民是金州军最欢迎的,这样的移民能够更快的安定下来,也更加的稳定,发展起来也更快。所以,虽然明知道用三百斤粮食换老人和小孩有些吃亏,但是金州军依然坚定的执行着与朝廷达成的协议。
朝廷和那些大户们对于这些完全做不动活的老人,或者还在吃奶的娃娃也能够换来三百斤粮食,在嘲笑金州军大傻缺的时候,心底里还是非常佩服的。
原本金州军有足够的理由不接收这些老人和娃娃,或者将换取的粮食数量压一压。但是金州军没有这么做,依然坚持只要是喘气的都是这个标准,使得很多的老人和娃娃得以活命。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