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做梦般的好日子(4/5)
“当今陛下勤政爱民,励精图治,奈何现在的问题不是杀了魏忠贤就可以解决的。真正在吸食大明血肉的最大两个群体是宗室和文官集团。”鲁若麟的看法吓到了崔永建。
“宗室庞大,所费靡巨,确实不堪负重,但是鲁将军如此污蔑清流文人,本官不敢苟同。”身为文官的崔永建对鲁若麟将脏水泼向文官非常气愤。
“大明吏治腐败,无官不贪。武将吃空饷,贪器械,喝兵血,使得大明空有百万大军依然奈何不得区区后金野人。但是文官在贪污受贿的同时,更大的危害是他们不交税。”鲁若麟依然平静的说道,并没有被崔永建的气愤所影响。
“士大夫免税是太祖对读书人的优待,使得我辈可以安心读书,为朝廷效力。”文官免税在崔永建看来天经地义,没什么大不了的。
“太祖立国之时,中原残破,为了鼓励世人读书报效朝廷,适当免税减轻他们的负担是很好的激励政策。但是太祖的免税政策都是有限制的,秀才、举人、进士各级免税的田亩是有定数的,但是到了后来,这项限制等同于虚设,只要是读书人做了官,就不用交税了。”
说道这里崔永建略微有点尴尬,辩解道“十年寒窗,读书人也不容易,适当优待养廉也可以更好的为朝廷效力。”
“说这话你自己觉得可信吗?”鲁若麟讥笑道,“朝廷的优待没有让官员们感恩戴德,相反更加贪婪和无度了。一个举人就可以有良田千亩,进士之家良田万亩的不在少数,那些高官显贵更是坐拥几十万亩也不在话下。这么多的良田都是祖辈经营所得吗?还不是他们收的投献和巧取豪夺。而这些良田本来是朝廷的赋税所在,现在却全都进了这些官员的手里。这是以朝廷之利肥自家之私啊。”
“文官们是如此,宗室也是如此,这些人坐拥良田万顷,身价巨万,过着骄奢淫逸的日子,那里还记得这些良田的赋税都是国库的根本。赋税少了,官员、宗室的俸禄不能少,军队的花费不能少,皇室的供奉不能少,没钱了怎么办?加税吧。但是最后税加到了谁的头上?是宗室还是官员们?最后还不是在平头老百姓身上。”
“赋税太重,老百姓承受不起怎么办?种地已经活不下去了,只能把地低价卖给豪门大族,自己做佃户或者逃亡。这样能够收税的田地就越少,负担就更重,只能使剩下的都不种地做流民了。这就是恶性循环了。为什么大明现在有如此多的流民造反,根源就是土地兼并,税源枯竭。作恶最深的就是宗室和文官,其中文官为祸最重。”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