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他乡(2/5)
蓝心是我高中的同学,父母经商,从小家境优越,活泼开朗,因为脾气相投,我们成了最好的朋友。
高三下学期的时候她父母把生意做到了上海,很少回家,后来索性我就让她搬来我家,同吃同住。
后来,她考上了上海的一所财经大学,家也搬到了上海。
大学期间我们一直有联系,如果不是因为一年前的变故,我想我现在也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
一个月前,我拨通了蓝心的电话,一年没有我消息的她惊讶万分。没与她多说,只是告诉她我会去上海,到时去看她。
上海,离我的生活如此遥远,适合忘记过去,重新开始。
转了三次地铁,终于到了。
“富锦花园”一看就是高档小区,健身房,游泳池,电影院还有sa会所应有尽有,我看到了焦急等待的蓝心。
“顔羽央,你这一年多的时间到底去哪了?!我找不到你都以为你死了你知不知道?”
“我这不是回来了么?”我拥抱着她说。
“你等着被审问吧!”蓝心拉着我进了小区。
这是一栋复式的单元,楼上楼下二百多平米,欧式装修风格,符合蓝心的审美,一直活在公主王子的童话故事里。
“你喝什么?茶还是咖啡?”蓝心问我
“随便。”我坐在沙发上把西服外套脱下来放到一边说到。
“羽央,你以前可不是随便就能打发的人啊!”蓝心看着我问道。
“人的习惯是会变得。”
“你变深沉了,羽央。”蓝心忧心忡忡的看着我。
两个小时过去,我对蓝心说了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的大部分事情,只是有些事情我对她撒了谎,我希望在她眼里我一切都没有改变。
有些时候有所隐瞒未必就是不真诚,恰恰相反,善意的谎言能让你在乎的人减少不必要的烦恼。
晚上我们吃过饭一起去了外滩,上海的夜景很美,看着璀璨的东方明珠塔熠熠发光,一瞬间我仿佛忘记了一切烦恼,我想就这样静静的让时间流过指尖,流过一切伤痕,不再记起。
“对了,羽央,你住哪里呢?”蓝心突然问道。
“我住的地方有点远。”我看着远处的灯光轻声说。
“你明天搬过来跟我住吧!我这房子大,你过来我也有个伴。”
“下个月吧,这个月不想折腾了。”我敷衍的说。
我知道,蓝心是真心为我好,虽然几年未见,但是情谊永远在那。但是,情义固然牢固,我们毕竟不是少年了,适当的距离更能让友情长久。
况且,我更不想成为她的负担。
蓝心执意开车送我回家,被我塞到卧室的床上。
看着她因为酒精的麻醉而绯红的脸,我突然鼻子一酸,流下泪来。
很久没有过这种温暖的感觉了,人生在世,得一知己,分享开心,平担痛苦,让你挺过漫漫长夜,足以。
第二天睁开眼已是十点多,头还有点晕,我拉开窗帘,站在阳台上,左右扭动双臂活动活动筋骨,想把昨晚的醉意驱散。
我置办了一些厨房用品,试着自己做些饭菜,干净卫生,最主要是省钱。
看看时间尚早,我准备附近转转。
附近有很多店铺,卖早点的,美发的,水果店,居然还有修脚店,我以为是足疗店,但细看不是,就是专门修脚。
我想我这辈子是不会把钱消费在这家店的了,因为我脚实在是太难看。
天已经黑了,再拐个弯就到家了,天空突然下起了雨,我加快脚步。
无奈雨越下越大,前面有家店铺亮着灯,我一路小跑钻到屋檐下,这可以避避雨。
我抖落身上的雨珠,外衣已经湿了一片,我把头上的水用手掸开,回头看了一眼身后门上面的牌匾,上面赫然写着“云峰书店”四个大字。
我从这里走过两次,从外面丝毫看不出这古朴的房子竟然是个书店,若不是今天避雨,即使天天路过也是不得而知的。
我推开门进入书店,这是一间两层老式楼房,大约有一百二十多平米,一楼大厅中间有张长长的桌子,上面堆放着人文历史诗歌等书籍,分类明确,码放整齐。
桌子两侧是对称的布艺沙发,格子的沙发罩看着像老上海的古风腔调,有点乡村气息却也不失雅致。
我往里面走,书架上的书很多,大多都是国内外的文学书籍,书架附近有供休息阅读的沙发。
我环顾了一下四周,人不多,我踱步去二楼。
二楼书籍少一些,专门划出来一个区域做咖啡饮品,一个小姑娘在那正在制作咖啡。我看了一眼吧台上的小黑板,上面写着“本店会员,咖啡免费。”
我没想到这个小巷子里居然还有这么雅致的地方,以后多了一个去处。
雨还在下,我下了楼梯,在楼梯拐角处突然看见一本书,詹姆斯·乔治·弗雷泽所著的《金枝》,这让我很是激动。
这是一部研究古老习俗的书,大学的时候读过一点,今天再看见,有种老朋友相见的喜悦之情。
这本书对我有着特殊意义,我把书放在手里翻了几页,走向收银台。
我感冒了。
昨夜的一场雨让我半夜就浑身滚烫发起烧来,吃了退烧药今天仍然感觉浑身乏力,躺在床上头晕目眩。
电话响了,是蓝心。
我努力使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坐起身来接电话。
“喂,蓝心。”
“羽央,你这几天有事吗?我想让你帮我个忙。”
“什么事,你说吧。”
“我在乌镇有个客栈,我这几天公司忙,你能不能帮我去盯着几天。”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