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4/5)
赵谨早知道,父皇虽在这里养病,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没有什么能瞒过他的眼睛,所以面对父皇的问询,从不撒谎,当即点头:“是。今日有边境军报送到朝中,定远侯上书,羌族戎族纠集近十万人兵临城下,嘉峪关无粮,定远侯不敢出城迎战,但便是据守城门不出,嘉峪关余粮也仅够支撑十天左右。从定远侯写信,到朝廷收到这封信,已经五天过去,时间紧急,朝中大臣对边境的了解不如蒋晖多,军情紧急,儿臣便叫了他入宫商议此事。”
“可商议出什么结果了?”
“正要跟父皇回报此事。兵部尚书刘德茂提出从各地征调军粮,但是蒋晖提出从地方军征调军粮牵扯关节过多,程序繁琐复杂,边境军情紧急,恐怕来不及。”
“那他提出了什么办法?”圣上对兵部尚书的提议似乎很不以为意,赵谨没有细说,他也根本没有细问,反而更想知道蒋晖的看法。
赵谨谨慎地悄悄看了圣上一眼,才恭敬回道:“蒋晖提出,要父皇下旨,以边境军情不容耽误为由,找世家征粮。”
倒像是蒋晖会提出来的办法,只是圣上看了赵谨一眼,只问:‘你怎么看?”
牵涉到边境,军务和世家,赵谨不敢大意,沉吟片刻尚未想好怎么说,便听到圣上催他:“有什么想法就说,现在还是你犹豫的时候吗?”
“是。”赵谨连忙应声:“儿臣以为,蒋晖所言不无道理,军情紧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今朝廷有难,要世家出粮合情合理,他们也没有理由拒绝。”
“他们是没有理由拒绝,但是你以为他们会出多少?”这才是圣上担心的事,这些人,收敛钱财的时候一个比一个贪婪,要他们往外拿,真是比登天还难,圣旨一出,他们现在自然还不敢公然抗旨不尊,拿是肯定会拿,但是会拿多少,连圣上心里都没底。
赵谨想了想,连忙将蒋晖后面的话又补充上:“边境安危也涉及他们的安危,若是嘉峪关守不住,这些世家也逃不过敌军铁蹄的蹂躏,此中道理,他们不会不明白,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想来他们会以大局为重。”
要他们平白无故拿粮食出来,确实比登天还难,可若是让他们明白了,不拿粮食就可能被敌军蹂躏的道理,想必,他们也会愿意听从圣旨。
圣上看了赵谨一眼,缓缓点了点头:“也好,此事等不得,朕亲自下旨。”只是在督办的人选上,圣上犯了难,要找一个与世家没有利益关联的人,最好对边境还要熟悉,这样的人,本来蒋家的两个公子都可以,可是现在一个战死,一个因身份问题被困京城,要不要让他出京,圣上一时下不了决心,毕竟,他是戎族后裔,此次边境大军有一半都是戎族人,关键时候,若是他真的投敌,嘉峪关才是真的守不住。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