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三章 比如(1/5)
杨振想为部将争取的所谓总兵职务,可以是一城一地的团练总兵,可以是边镇之下某个协的总兵,还可以是边镇下面某个营头的总兵。
这样的总兵职务,并非九边各镇那种配有将军印的总兵大帅职务。
类似前东江镇、现辽东镇这样的一镇总兵官,都有自己标配的将军印绶与称号。
比如前东江镇总兵大帅,一开始佩的是征虏前将军,进一步立功之后,则佩征虏将军印。
而辽东镇总兵大帅,比如现在的祖大寿,佩的是征辽前锋将军,同样,有大功之后,也会往上一步,佩征辽将军印。
此外,蓟镇总兵官佩平辽将军印。
当然了,后来蓟镇名存实亡,山海镇地位日重,这个平辽将军印由镇守山海关的总兵佩带。
至于宣府镇的总兵官,则挂镇朔将军印。
一路往西去,大同镇、延绥镇等等,基本上各有相应的将军称号。
这样佩将军印的总兵职务,就是平常所谓的边镇大帅,是比较少的,一共也没有多少个。
杨振想为麾下副将们争取的所谓总兵职务,当然不可能是这类镇守一方的挂印总兵,而是次一级的总兵职务。
总兵官这样的职务,明朝初年乃至是万历以前,那都是非常稀有、非常贵重的,一般都是由公、侯、伯、都督们出任的。
而且多数都是临时设置的,战争结束以后,是要取消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