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章 中药质量标志物(4)(1/5)
钟医见众人还有些在惊讶之中,他继续说道。
“当然我们还可以以小檗碱的生物合成为例,从存在植物中的酪氨酸开始,经酪胺生成多巴胺。然后再经过2个阶段生成小檗碱。
在小檗碱合成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中,在去甲乌药碱合成酶的作用下,使多巴胺和4羟苯乙醛缩合形成苄基异喹啉生物碱去甲乌药碱。
去甲乌药碱接受来自腺苷甲硫氨酸的甲基,经几次甲基化作用转化为番荔枝碱。
在第2阶段,番荔枝碱经特殊的载体转运进入内质网的囊泡内,在成环作用下形成小檗碱桥,进一步形成原小檗碱的基本骨架——金黄紫堇碱。
金黄紫堇碱从腺苷甲硫氨酸处获取甲基形成四氢防己碱,在氢化小檗碱合成酶的催化下,形成亚甲基双氧环结构,转化为氢化小檗碱。
小檗碱合成的最后步骤由四氢小檗碱氧化酶催化,利用氢化小檗碱为底物氧化脱氢,最终形成小檗碱。
而以酪氨酸起始的生物碱生物合成和调控途径。
则是酪氨酸起始的生物碱的生物合成过程中,形成的几个中间产物去甲乌药碱存在于日本乌头、莲子、小叶买麻藤中。
番荔枝碱存在于番荔枝科植物香荔枝、番荔枝、莲子、荷叶、厚朴中。
金黄紫堇碱存在于罂粟科植物地丁紫等多种植物中。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