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抱柱信(5)(2/5)
沈泠衫笑道“是啊,钱通神姓得好啊,这辈子最不缺的就是钱了。听说定了赌约之后,第三天他就将那三千亩良田的地契,如数交到凌照虚的手中,还说区区三千亩良田,换来一桌精美可口的御膳,买卖合理,价格公道。”
“地者,政之本也。是故,地可以正政也。”自秦汉以来,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土地政策。赵宋之前,朝廷对土地的兼并严加抑制,禁止土地私人买卖。两汉实行的屯田制,隋唐实行的均田制,皆是土地国有制度,以防止土地被高度集中到少数人的手中,从而滋生国库空虚、社会动荡等诸多问题,危及社稷根本。然而凡事有利则有弊,土地收归国有,严禁私下买卖,却也极大地限制了集约经济的发展,抑制并延缓了工商业的滥觞、繁荣。
宋开历史先河,太祖赵匡胤建国之时,就确立了土地私有产权制度,采取“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承认并保护土地私有产权的合法性,以及土地的商品化,允许土地在市场上流转买卖。不仅百姓买卖土地,就连宋朝官府自身也参与其中,乐此不疲,公田买卖大为盛行,以致出现“千年田换八百主”、“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有钱则买,无钱则卖”的局面。土地交易如此纷繁频仍,因此作为土地交易纳税凭证的地契,可谓大行其道。不过钱通神以一纸三千亩良田的地契,换取一顿美食,确是一项“前无古人”的记录,至于是否也“后无来者”,却是不可考了。
白衣雪吐了吐舌头,笑道“御膳再珍奇,即便是烹龙庖凤,也不过数百两纹银,这位钱掌门出手当真阔绰。凌大掌门轻松赚得三千亩江南良田,这笔生意,划算得很啊。”
沈泠衫笑道“若只论飞檐走壁、探囊取物的功夫来,司空老儿顶多只能算凌照虚的徒子徒孙。你想,皇宫宫禁森严,岂能容你轻易来去?凌大掌门,也是靠本事吃饭呢。”
二人说笑了一阵,沈泠衫见白衣雪言笑晏晏,眉间却始终隐现一丝愁云,心念一动,说道“明日我们就能赶到唐家堡了,过几日就是唐门的‘捉鱼儿’大会。唐家堡一下子来了这么多的江湖人物,势必戒备森严,比平日里还不知要加强了多少倍,不知你心中作何打算?”
唐门最为重要的一个机构,正是“药弩房”,门中暗器的锻造和毒药的研制,皆由药弩房总管。药弩房重门击柝,机关重重,仅留一处由重达数吨的铁门封闭住的入口,其铁门的锁钥呈鱼形。显宗、密宗两派间数十年来争斗不休,要争的正是这把药弩房的鱼样锁钥,故唐门中人称比武大会又为“捉鱼儿”大会。
二人自西行以来,饱受羁旅困顿之苦,白衣雪见沈泠衫身子羸弱,不想让她凭添担心,一路上小心翼翼,绝口不提解药,只是到了独处之时,方才一人苦思冥想。沈泠衫也明白他对佛头青的解药,始终挂念在心,然而自己并无良策,也就不加提及。二人空暇时说话闲聊,天南海北无所不谈,却都少有提及佛头青解药一事。如今唐家堡已近在眼前,如何取得佛头青的解药,自是无法再绕过去的一个话题。
白衣雪微一沉吟,说道“佛头青是唐门绝顶的独门毒物,其解药多半也在药弩房中,只是这等重地,强取明夺断无可能。不过正逢比武大会,唐家堡人多手杂,倒也不失为是个机会。明日进了唐家堡,咱们识变从宜,再见机行事吧。”
沈泠衫道“也好,不过这些武林人士大都受唐门之邀而来,你我并无邀帖,只怕明日连那唐家堡的大门,都进去不得。”
白衣雪道“姑娘所言极是,唐门相邀多为世交故旧,你我这些不相干的人,恐怕近身不得。不知姑娘心中有何打算?”
沈泠衫笑吟吟地道“我方才倒是想起一个法子来,就不知行不行得通。”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