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哇,这人成仙了呢!(2/5)
因为明清之际已经出现了高度蒸馏酒,二锅头的鼎鼎大名听过没有?
酒精,学名叫乙醇,它是丙醇的兄弟。
在蒸酒过程中,馏发出来的是乙醇,而混在酒糟液中的就是丙醇!
简单说一下具体工艺流程,前面发酵蒸馏乙醇的过程就不说了。
关键是蒸馏完之后,要用纱布来过滤剩下的酒糟液,最后得到棕色粘稠的甘油(丙三醇,沸点291°)。
之后用烧红的银块接触甘油,就能使其脱羟,生成少量异丙醇(沸点97 4c)。
最后在通过异丙醇与甘油的沸点不同,进一步蒸馏分离,这时就得到了能解除一定砒霜毒性的异丙醇。
然而事情到这里只能算是一半。
想要骗过嘉靖和太医,那枚仙丹中除了救命的异丙醇之外,还得有能让自己被金针扎到也毫无知觉反应的假死药物。
此外还要有从口鼻之中往外吐‘黑血’,假装自己已经砒霜中毒的染色剂。
不过对蒋仙师这种高阶炼丹师来讲,他既然都有具备制造异丙醇的知识能力,上述这两点对他来说,应该也不成问题。
哇,这人吃了砒霜,竟然还不死嘿!
有了这等神迹,蒋仙师一下就在嗜好仙丹方术的嘉靖皇帝面前飞黄腾达起来。
然而皇帝好骗,事成之后脱身却难。
不给嘉靖炼出长生不老药来,你就别想走了!
于是,蒋仙师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就在嘉靖面前飞升登仙了!
可蒋仙师这个登仙的形式有点恐怖哎,不但扔下一张须眉俱在的人皮,还留下一滩红白腥臭的脓血……
似乎和想象中那种仙云缭绕的飞升成仙场景不太一样啊?
其实啊,现代人之所以会对成仙这种事情,有一种过于浪漫的误解,应该归结到一个叫葛洪(就是发明火药那主儿)的晋代丹师身上。
这人曾在《抱朴子·论仙》当中,对三种成仙模式下了定义。
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於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
问题其实就出在‘举形升虚’这四个字上面。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