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既有今日,何必当初(3/5)
战争结束得很快,猝不及防的高句丽军在数倍的汉军围杀下纷纷投降。
因为此战是在凤丹城中展开,有城墙阻碍了高句丽人的逃跑之路,汉军用重兵围在城外,很少有高句丽将士能够逃出城外,
杀敌近五千人,俘虏两万多人!
至此,两面三刀战略的“最后一刀”已经插完,南高句丽的军队因此而一战全灭,南高句丽的青壮也几乎全部耗尽。
高句丽人几乎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少年,要再想翻身,还得等少年一辈成长起来,至少需要十年以上,这还得看田峻会不会给他们机会。
对南高句丽来说,战争已经结束了,这两万俘虏,已经没有必要杀掉了,这些俘虏,在经过甄别之后,大部分都将成为辽东垦荒所需的宝贵的“苦力”!
成公英让孙观带着八千人马押解俘虏回辽东,而其余人马,则在管亥和高顺的统领下,分兵“收取”乐浪地区的各个县城。
是“收取”,而非“攻取”,因为,乐浪地区各县已再无抗衡汉军的力量,被高句丽夺占了近两百年的乐浪郡,终于回到了汉人的手中。
……
管亥和高顺在凤丹城灭掉李章的时候,那只漏网之鱼——金大壮,已经带着一万多残兵跑到了鸭绿江边。
看着近在咫尺的鸭绿江,金大壮长吁了一口气。
只要过了鸭绿江,就是袤的北高句丽故土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