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遇虎太子河(2/5)
于是燕王喜派人杀了太子丹,但秦国并不就此罢休,仍然进兵追击灭掉了燕国。后人为了表示对太子丹的怀念,就称:“衍水”为太子河了。
入乡随俗,田峻等人到了辽东之后,也就不再叫大梁河,而是跟当地百姓一样,叫这条河为太子河了。
……
此刻的太子河河面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如一条白色绢布一般绕在山谷之间。
田峻腰悬宝剑,左手提着个大火炉,右手拿着那种“挖墙脚”利器——铁锹,背上还插着一片铁锯,正大踏步地在前面走着。
蔡邕身披大氅,缩着脖子,在后面亦步亦趋的跟着。蔡邕的衣服穿得有些破旧,但身上这件大氅却极其名贵!
整件大氅全由油光水滑的紫貂毛皮做成,没有一根杂色!
这便是以前檀石槐穿的那件大氅,是田峻看在小白菜的份上,出于某种不纯洁的念头,特意讨好送给蔡邕的。
小蔡琰也穿得像个毛绒绒的小动物一样,一蹦一跳地跟在田峻后面。
……
太子河离襄平城不远,因为不想有人跟着煞风景,田峻这次也就没带什么护卫。
就这样走了两三里路,三人屁颠屁颠地来到一个河湾上。
通常河湾这种地方水流较缓,利于鱼类在冬季栖息。
田峻将火炉放在冰面上,让蔡邕父女在火炉旁烤着火。再抽出剑来,用剑尖在冰面上划了一个长约2米,宽约1.5米的四方框。
然后,挥动“挖墙脚”利器——铁锹,在框线的中央一下一下地砸着。连砸了二十多下,终于在冰面上砸下了一个拳头大的冰洞。
大概估算了一下,冰层的厚度是有20厘来厚!
接着,田峻抽出背上的锯片,开始锯冰。
约莫锯了一刻钟的功夫,一个长约2米,宽约1.5米的冰窟窿终于出现在了河面上。
很快,冰窟窿里便传来了哗哗的水声,好几条鱼在冰窟窿里冒出头来……
“啊,真有鱼,快抓啊!”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