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书中自有真知音(4/5)
淑苑看看他,还挺热心的,”我都不知道这里有什么书,就随便找找。这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看名字就知道不好看。“她拿起一本,就丢下一本,那人看着淑苑烦躁的样子,”公子,你听我说,你现在在的这个区,是宋区,宋人话本数目,据罗烨《醉翁谈录》统计,就有150种之多。由于封建士大夫的卑视、摧残,现存的只不过二三十篇,散见子《京本通俗小说》、《清平山堂话本》和《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诸书中。《京本通俗小说》的7篇,一般都断定为南宋平话。理由是:《冯玉梅》篇说“我宋建炎年间”,《错斩崔宁》篇说“我朝元丰年间”,《菩萨蛮》篇说“大宋绍兴年间”,《拗相公》篇说“先朝一个宰相”,又说“我宋元气都为熙宁变法所坏”。至于《清平山堂话本》和《三言》中的有些篇,可能是元人的作品,不易区分。
宋人“小说”话本以爱情、公案两类为最多,成就也最大。以爱情为主题的话本,最大的特色是以市井细民为故事中的主人公,这是前此所罕见的。另一特点是这些主人公,特别是妇女,对封建势力的反抗和斗争,非常勇敢和坚定。如《碾玉观音》中裱梢铺球公的女儿瑰秀秀,被咸安郡王看中买作“养娘”。她爱上府中的碾玉匠崔宁,便双双逃至潭州谋生。后因郭排军告密,秀秀被抓回王府处死,崔宁问了罪杖,发遣建康府居住。秀秀的鬼魂又赶来和崔宁同居,并惩处了郭排军,使他挨了50背花棒。作品赞美了秀秀追求纯洁爱情的无畏精神,揭露了咸安郡王作福作威的凶残本性。又如《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中的周胜仙,在金明池畔遇见樊楼酒家的青年范二郎,主动向他表示爱情,通过母亲和范二郎订了婚。但父亲以门第不合,坚决不答应这门亲事。胜仙为了范二郎曾两次死去,做了鬼还和他相聚,并设法救他出狱。作品描述了周胜仙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对封建家长制的反抗。这两个话本的主人公虽然都是在死后才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却愈见当时妇女为获得爱情的执着,反映了妇女民主意识的觉醒。
以公案为主题的“小说”话本,所描写的则是与封建社会矛盾有关的政治现实,如制造冤狱的官吏和劫富济贫的盗侠。这些故事,对官僚的昏庸、贪残作了无情的揭露,对仗义勇为的盗侠和比较清明的官吏作了热情的赞颂,对无辜受害的人民则给予无限的同情。《错斩崔宁》和《宋四公大闹禁魂张》是这类小说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错斩崔宁》说的是:刘君荐有一妻一妾,妻王氏,妾陈二姐。刘和王氏到岳家为丈人祝寿,丈人给刘十五贯钱要他开店谋生。当晚,刘独自携钱回家,酒后戏对陈二姐说,他把二姐卖给一个客人,卖得十五贯钱。待他睡熟后,二姐逃去,打算到娘家说知。夜间,刘被歹人砍死,抢走十五贯钱。二姐在路上遇见崔宁,结伴同行。崔因卖丝得钱十五贯,与刘家所失钱数恰好相同,被众人捉住后送至官府。府尹不问青红皂白,认为二姐与崔宁勾奸,谋杀亲夫,抢走钱财,严刑逼供。二人受刑不过,只得屈招,遂被出斩。后来虽然真相大白,然巳含冤地下了。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官吏昏庸,草曹人命的具体情况。“那人不顾淑苑有没有再听的说着,淑苑其实早就没有再听了,一个人在一堆书里昏昏欲睡,这宋朝的书都出来了,我这还不知道自己在哪个朝代,这穿越搞得像梦一样,茫然。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